深度專訪:王海良析台海複雜局勢

2020-08-18
 
AAA

5675.jpg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王海良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就近期台海局勢相關議題表達看法。王海良認為,美國衞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高調訪台是充滿算計、分量很重、不可小覷的政治舉動。這是美國對一中原則的公然挑戰,是美方在兩岸關係上切下的又大一塊「香腸」。美國的這一舉動既是特朗普政府階段性的舉措,也是美國未來一段時間長期政策的具體步驟。 

他指出,阿扎訪台負面作用可能蔓延,美國的違反一中原則錯誤舉動,會產生不良國際影響。 

王海良說,美台雙方的意圖很清楚,就是通過改變一中政策,逼中國政府做激烈反應,升級雙方對抗,形成徹底改變台海現狀、改造兩岸關係、形塑新台海格局的形勢和條件,變相實現「台獨」、分裂中國、阻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他認為,在美台勾連之下,當下的台海局勢在近期有走向危機的可能,也不排除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這主要取決於美國特朗普政府。 

他表示,中國大陸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略沒有動搖,但遏制「台獨」也沒放鬆。這在戰略上表現為,只要和平統一的希望尚存,就要盡一切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前景,但絕不給「台獨」留下空間。 

王海良,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未來亞洲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台灣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理事;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執行所長、圖書館館長、台灣研究中心秘書長等。 

 

以下為專訪全文: 

美國台海政策風向驟變 

中評社:美國衞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此前高調訪台,這是美台斷交之後最高層級的官員訪問。如何看待美國在此時做出這樣的舉動? 

王海良:最近,美國衞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高調訪台,是為美台「斷交」之後最高層級官員對台灣的訪問,在中美關係日益緊張的背景下,發生這樣扎眼的政治事件,意涵確實不一般。美國在此時做出這樣的舉動,絕非只是為了與台灣簽訂所謂防疫合作協議,更談不上向台灣取經,而是充滿算計、分量很重、不可小覷的政治舉動。 

以抗疫合作為幌子的阿扎訪台,其用心是掩蓋不住的。在美國國內疫情十分嚴重、形勢高度吃緊的情況下,衞生部長作為掌管全盤的高官,必須堅守指揮崗位,這樣的對外專業合作議題,任何一個手下的官員都適合前往商談,何必部長親自不辭勞苦跑一趟?顯然,此訪重點不在防疫,而在層級,即在白宮排位較靠前的閣員訪台,不論談什麼都不重要,踏上台灣島就算所謂是突破了。 

中評社:阿扎訪台對蔡英文當局來說,意義何在?對台灣來說,有何影響? 

王海良:阿扎訪台對蔡英文當局來說,就是美國提供的莫大支持,她和她的執政團隊就吃這一套。對台灣來說,一則很可以沾沾自喜,欣然接受世界最發達國家對自己抗疫成績的廉價稱讚;二則得以揣摩阿扎訪台傳遞的信息,即在這多事之秋,美國是不是藉以給台灣吃顆定心丸;三則探測美國打的台灣牌究竟會給台灣什麼好處。 

中評社:如何為阿扎訪台事件定性?這究竟是特朗普政府階段性的舉措,還是美國未來一段時間的長期政策? 

王海良:如果給阿扎訪台事件定性的話,這是美國對一中原則的公然挑戰,是美方在兩岸關係上切下的又大一塊「香腸」。美國的這一舉動既是特朗普政府階段性的舉措,也是美國未來一段時間長期政策的具體步驟。特朗普確有為改變選戰頽勢而猛打中國的需要,打台灣牌被認為是最有效的一招,但也要看到,美國已經連續通過了多個涉台法案,借台遏中、助台反華的思想背景、輿論環境和政策條件早已具備了,且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時動態,特朗普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所作所為與美國整體對華戰略是相向而行、並行不悖的。所以,我認為,阿扎訪台是只是冰山一角,是新開端的開始,而非結束的開始。 

阿扎訪台負面作用可能蔓延 

中評社:蔡英文當局高調宣傳阿扎訪台,接下來,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布拉格市長賀瑞普等約90人代表團也預定在8月底訪台,此外,稍早傳出台灣「衞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不排除訪美。您如何看待台灣不斷跟隨美國起舞的行為? 

王海良:美方蓬佩奧進來一直四處游說、動員一些國家挺台。這是繼美國會通過「台北法案」後,美國國務院一直沒消停的一項任務。蔡英文當局高調宣傳阿扎訪台後,接下來,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布拉格市長賀瑞普等約90人代表團也預定在8月底訪台。儘管捷克政府反對這兩項違反捷克一貫立場的出訪活動,但恐難阻擋其付諸實施、成為事實。可見,美國的違反一中原則錯誤舉動,會產生不良國際影響,一則破壞國際公認的一個中國原則;二則會給一些國際勢力有樣學樣、謀取好處的借口;三則會促使一些國家在對台政策上行為分裂,給「台獨」開辟一定空間。這自然會遭到中國政府的堅決反對和必要反制,勢必會給這些國家與中國的關係增加負面因素、造成不良影響。 

此外,稍早傳出台灣「衞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不排除訪美。這在阿扎訪台後,應該說毫不令人驚訝,台灣當局不斷隨美起舞是順理成章之事,不隨美起舞倒是會顯得無所作為了。其實,美台是相互勾連、里應外合的,只不過是體量較大的一方帶着較小的一方起舞旋轉而已。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阿扎跳完了一曲,陳時中再來一曲,後面還會一曲又一曲地跳,直到高潮過後,才會曲終人散。讓我們擦亮眼睛,看高潮階段的主角是誰、怎麼跳法,肯定大有看頭。 

台海火藥味漸濃 

中評社:由於美台雙方動作頻頻,解放軍東部戰區日前在台灣海峽實彈演練,您如何看待大陸此舉? 

王海良:美台軍事合作動作頻頻,解放軍東部戰區日前在台灣海峽實彈演練,公開說明「戰區部隊組織的巡邏和訓練活動是針對當前台海安全形勢和維護國家主權需要採取的必要行動」,雖還沒達到劍拔弩張的程度,但火藥味比以前濃多了。最引人關注的是,解放軍這次台海實彈演練,不僅是跨軍種的多兵種演練,而且是首次在台灣海峽南北兩端同時進行實彈演習,形成兩面夾擊、封堵海峽、甕中捉鱉之勢,無異於對「台獨」勢力敲響警鐘,也是以空前強烈的信號正告美方事態嚴重,不要玩火。 

中評社:大陸在台灣海峽演習之後,台灣立馬宣布在東部試射飛彈,這種兩岸軍事尖銳對峙,乃蔡英文2016上任以來首次。台海緊張程度飆升,是否與1996年台海危機相當?當前台海局勢有何特點? 

王海良:解放軍在台灣海峽演習剛剛結束,台灣立馬宣布在東部試射飛彈,拉出針鋒相對、一決高下架勢。這種兩岸軍事尖銳對峙態勢,是蔡英文2016上任以來首次出現。台海緊張程度飆升,可與1996年台海危機有一比,但應該說嚴重程度超過了1996年。因為當時李登輝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美方也是玩了欺騙把戲的,中國大陸用試射導彈的單一手段予以回擊和警告,雖屬罕見,但在時間和空間範疇內,影響都較有限。1996年台海危機是第一個轉折點。現在情況大不一樣,美國變了、台灣也變了,中美關係也變了,可以說發生了結構性變化。 

當前台海局勢特點很明顯,在美方慫恿和幫助下,蔡當局橫下一條心與大陸對抗,而這一姿態正中特朗普下懷,雙方珠聯璧合、緊鑼密鼓、節節進逼、不斷挑釁,逼中國大陸出手,以釀成台海衝突乃至戰爭。美台雙方的意圖很清楚,就是通過改變一中政策,逼中國政府做激烈反應,升級雙方對抗,形成徹底改變台海現狀、改造兩岸關係、形塑新台海格局的形勢和條件,變相實現「台獨」、分裂中國、阻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住台海戰略格局 

中評社:有觀察人士表示,「美國原本希望借阿扎訪台再激怒北京,以繼續激化美中的衝突。不過,近期北京的戰略立場已經調整。」您如何看大陸近來的戰略立場? 

王海良:我也注意到了相關表述。事實上,中國在戰略上並未出現過大起大落,一些外交事件上的回應和輿論上的反應,並不足以改變中國的戰略,無論是國家大戰略,還是對外戰略。即使在中美關係的處理上,也能看出,特朗普上台以來,一路不斷出手,從貿易戰、科技戰、法律戰、輿論戰到外交戰,幾乎窮盡了手段,哪一種博弈是中方挑起的?再看打擊點,從貿易逆差、海外企業、香港修例、香港國安法、南海問題、新疆事務、西藏事務到台灣問題,哪一個問題不是美方找茬、干涉、鬧事的切入點?所有這些綜合起來,不正是一幅美國對華戰略進攻的「全息圖」嗎? 

如果說,中國做了什麼調整的話,我認為應該說是中方通過高層發聲,更完整、系統、清晰地向美方闡述了中方的立場和方針,中國沒有推翻美國全球地位並取而代之的戰略意圖,也沒有改變西太平洋戰略格局的目標,在更低層次上,中國在南海和台海的立場和方針也是這樣的。美方如不理解或佯裝不懂,也不要緊,中方可以重申,也有耐心溝通,不願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更不想與美方兵戎相見。所以,可以說中國是有充分戰略定力的,三年來的中美博弈和較量已證明了這一點,相信未來一段時間還會繼續證明這一點。 

中評社:面對當下的台海局勢,大陸應該如何應對? 

王海良:前邊我提到了中國有充分的戰略定力。然而,戰略定力不等同於戰略本身和戰略方針。以台海為例,中國大陸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略沒有動搖,但遏制「台獨」也沒放鬆。這在戰略上表現為,只要和平統一的希望尚存,就要盡一切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前景,但絕不給「台獨」留下空間。 

在這個框架下看問題,我認為,在美台勾連之下,當下的台海局勢在近期有走向危機的可能,也不排除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這主要取決於美國特朗普政府。如果怕釀成大禍,特朗普政府可以做點政治動作,拉點選票,並不是什麼大事。其實,中國並不關心美國誰勝選,關心也沒有用。但政治動作不能觸碰台灣問題的紅線,否則中國大陸會讓台灣當局吃不了兜著走。大陸方面有政治、經濟、法律等手段可用,而且必會見效。這一點是美方不能不顧忌的。如果美方不怕釀成大禍,那恐怕沒人能攔住特朗普政府,就只好讓實力和事實說話了,相信利益精算師特朗普比任何人都懂得要付多大代價的。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郭台銘今後的發展,筆者願意誠摯地建議,郭台銘已經在兩次總統大選中嘗試參與,不論2024總統大選的結果如何,郭台銘應汲取教訓與經驗,堅持走自己的道路。如果2024大選選出的總統不是郭台銘,郭台銘仍可繼續努力,為2028總統大選而努力,如果2024郭台銘勝選,然允諾「只做一任」,將錯失處理台海最關鍵的歷史時刻。由是,郭台銘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筆者願意鼓勵與祝福之。

    楊雨亭  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