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四十不惑 香港夢醒時分
今天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成立四十週年。特首林鄭月娥率一衆港府官員跨境致賀,並與深圳共同主持蓮塘/香園圍口岸的開通揭幕典禮。
隸屬寶安縣,深圳原是荒蕪的小漁村,1979年的GDP不足2億人民幣,去年是2.6萬億,更一躍成為中國最具科創實力的城市。借用毛澤東「天翻地覆慨而慷」詩句,才足以酣暢淋漓形容這一巨變。
按照「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當時的設想,深圳以香港為窗口招商引資,說白一點就是「師承香港」,從學徒做起。深圳早期以最謙卑的「三來一補」訂單起步,對香港這個大師傅及施主一直「仰望」。香港在1990年曾經佔比中國GDP 20%,幾乎超過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經濟大省的總和。那是香港最黃金的歲月,也是港人自信心最「爆棚」的時候。
光陰似箭,去年香港的GDP首次被深圳超越。其實這是一個長期被關注的話題,所以當時有媒體感歎「該來的終於來了」。遺憾的是,在上世紀七十至九十年代憑「獅子山精神」驚艷全球的香港,至今仍未警醒,仍在吃老本,仍然「找不到北」。
深圳強勢超越的背後,是科技創新,還有眾志成城。這種澎湃動力,是產業結構單一,且深陷政治紛爭泥淖的香港所缺失的。深圳、香港圍繞GDP主軸共同完美演繹的這一出「龜兔賽跑」大戲,非常值得所有港人反思。
深圳GDP對香港的反超,意義遠非數字的超越,更是發展思維的超越,「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氣質的超越。建城於1980年,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下的第一個試驗區,也是中國平均年齡最年輕的城市。有網民形容深圳的逆襲和彎道超車,是「世界上最勵志的故事」。
由於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地緣政治發生了很大變化,世界經濟格局面臨新一輪洗牌。中央政府未雨綢繆,已作出「內循環」的戰略部署,把「世界工廠」的龐大產能由外轉內,形成以習近平主席所言的「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深圳是香港唯一接壤的大陸城市。兩者是唇齒相依,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不斷霸凌打壓,可視為香港的「夢醒時分」。從長遠看,香港更應該加快融入大灣區的步伐,思考如何在內、外「雙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中發揮獨特優勢,爭取在中央今年十月審議制訂的「十四五」規劃擔當更有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