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數據:疫情變抑情 港人病不輕

2020-08-27
 
AAA

WeChat Image_20200827120713.jpg

圖1 香港社交媒體對新冠疫情相關議題的負面情緒構成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2.jpg

圖2 8月以來香港社交媒體抑鬱情緒與疫情變化的比較(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3.jpg

圖3 近三波疫情下港人抑鬱情緒來源的分析及變化情況(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4.jpg

圖4 疫情下造成港人抑鬱情緒的經濟問題比較(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5.jpg

圖5 疫情下造成港人抑鬱情緒的防疫管控因素比較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6.jpg

圖6 疫情爆發以來香港青年抑鬱情緒與總體變化的比較(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7.jpg

圖7 2017年以來香港社交媒體有關「心理疾病」議題討論熱度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香港疫情雖稍有緩解,但社會持續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有調查稱,超過七成港人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傾向。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發現,不安和焦慮情緒的確充滿整個香港社交媒體,青年群體尤為明顯,疫後經濟問題是近期致港人抑鬱的最突出因素。 

7月初以來,香港遭遇了迄今為止最嚴重的本土傳播疫情衝擊,每日新增病例一度連續10日「破百」,引起社會極大恐慌和焦慮。第三波疫情再次引起港人負面情緒大幅反彈,其中抑鬱情緒所佔比例明顯超過五、六月(如圖1)。儘管近期香港疫情受控,但一旦新增確診病例有所回升,港人抑鬱情緒的反彈格外明顯(如圖2)。 

由此可見,隨着疫情已經持續超過半年,與「防疫疲勞」相伴的,是市民情緒的高度敏感、緊張。對疫情不知何時結束的焦慮、對疫情影響下經濟前景的恐慌,以及疫情限制個人正常作息與外遊活動的無力感,都構成了港人的抑鬱情緒,造成全社會出現「集體心理健康問題」。 

數據顯示,經濟因素是第三波疫情下觸發港人抑鬱情緒的最主要來源(如圖3)。換言之,隨着民眾對疫情逐漸產生客觀認識,再加上中央支持下港人抗疫信心倍增,對疫情本身的懼怕、恐慌已經明顯受控。然而,疫情對香港經濟的衝擊已經逐步顯現,港人的抑鬱情緒已經轉向生計問題,既包括對個人經濟前景的看淡,也包括對香港整體經濟發展的擔憂。 

疫情迫使許多行業按下「暫停鍵」,「手停口停」直接威脅著千家萬戶的一日三餐。如圖4所示,在經濟問題中,「失業潮與結業潮」是引起港人最多抑鬱情緒的因素。雖然政府推出不少紓困措施,但難以扭轉經濟衰退大環境,造成了「派錢無感」的窘境。不少上班族抱怨政府補貼進了僱主口袋,轉頭照樣被停薪、裁員;中小商戶則哀嘆門市生意寥寥,卻依舊要承擔高昂租金,難逃關門命運。 

與此同時,防疫措施對個人活動的限制,也讓無奈「蝸居」的港人心理瀕臨崩潰(如圖5)。其中,「封關」政策致港人遲遲無法正常往返兩地、或出境旅遊,讓無數跨境家庭陷入分離狀態,引起的抑鬱情緒最為明顯。此外,「限聚令」、「限堂食」以及關閉遊樂園、娛樂場所等政策,也讓習慣週末外出的港人不知所措。 

眾所周知,香港人口密度極高、人均住房面積小,市民往往依賴外遊、聚餐、享受公共遊樂設施等活動調節個人情緒。可見,在疫情限制個人活動的現實之下,港人精神壓力倍增。 

進一步分析發現,青年群體的情緒波動最大、抑鬱傾向最明顯(如圖6)。事實上,去年發生的社會政治動蕩,就已經讓「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成為香港青年議論的熱詞。更嚴重的是,今年的疫情造成的社會停擺、經濟蕭條幾乎「無縫對接」,「畢業即失業」加劇了青年人的現實困境,也加重青年人的心理負擔。 

需要警惕的是,疫情雖然逐漸受控,但「抑情」已經悄然上升為困擾整個社會的新問題。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以來,香港社交媒體涉及心理問題、心理疾病及心理咨詢、輔導議題的討論大幅上漲(如圖7)。尤其是現時經濟問題才露出冰山一角,若減薪潮、求職難、負資產接踵而至,港人的集體抑鬱何時康復?尚不得而知。 

 

本文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
  •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連同港大臨床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等學者今日(7日)在報章撰文,就香港未來應對疫情提出建議,指沒有人會知道大疫症何時再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