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數據:坐困愁城 港人急盼通關

2020-10-09
 
AAA

1.jpg

圖1:港人支持通關關注度的增長率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2.jpg

圖2:港人的通關需求關注度分佈(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3.jpg

圖4:港人對健康碼出台的關注度及對健康碼遲遲未推出的失望情緒。(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4.jpg

圖3:2019年、2020年1-9月內地訪港旅客人次及占總人次的比例。(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自疫情發生以來,香港已經封關長達8個多月,與內地通關之日至今遙遙無期。通關話題在香港社交平台上受到高度關注和廣泛討論,香港市民對通關問題的看法呈現複雜混亂狀態,通關與否牽動社會的最敏感神經。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重點針對支持通關的數據內容進行分析發現,「通關一族」的呼聲高漲,希望通關的意願極其強烈,且對特區政府健康碼政策流露出既期待又失望的複雜情緒。

香港特區政府曾多次表示正磋商放寬符合條件的兩地居民豁免強制檢疫,不過僅停留於「只聞樓梯響」階段。隨着香港第三波疫情有所緩和,「通關一族」希望通關的呼聲更加強烈。數據顯示,近三個月以來,港人支持通關的關注度增長率成倍向上升。9月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正在研究讓內地港人返港免除強制檢疫。同時,特區政府也宣佈在延長有關規例的有效期里可視疫情發展彈性處理。可以看到,9月港人對支持通關的關注度增長率也到達了近幾個月以來的最高值(如圖1)。由此可見,對於渴望通關的港人而言,任何與通關相關的風吹草動都備受關注。

進一步清洗數據看到,港人對通關需求的關注度主要分佈在家庭團聚、跨境求學、跨境旅遊、跨境工作和跨境醫療五個層面。其中,家庭團聚的通關訴求聲量最高,也最為突出(如圖2)。"通關一族」紛紛在社交平台上表達希望通關與家人團聚的心聲,一些港人甚至直呼等到快要崩潰。有港人表示9個月沒有回內地探望90多歲的父母,也有港人為無法及時回內地照顧生病的父親而乾着急,同時也有在內地工作的港人稱8個月未見自己的女兒,還有不少跨境夫妻稱已經兩地分居7個多月,感歎日子太難熬。此外,還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中小學首階段面授課堂已經恢復,但2萬多名跨境學童至今無法回港上課,跨境學童上學問題也已是迫在眉睫。由此可見,通關已成為解決兩地親人長期分離、跨境學童上學難等問題的迫切之舉。

兩地通關無期,內地訪港旅客大幅減少,對香港旅遊業、酒店業及零售業等直接造成沉重打擊。眾所周知,旅遊業是香港主要的經濟支柱之一,近年來內地旅客也成為香港消費的主力軍。如圖3所示,去年前9個月,平均每月內地訪港旅客多達400多萬,占總訪港旅客人次的近乎八成。自從香港採取強制檢疫令之後,內地訪港旅客呈現斷崖式下跌,每月平均僅剩幾千人。對香港來說遊客爆滿的十一黃金周今年更是變成了「寒冬周」,國慶前4天的內地訪港旅客僅有658人,相比去年同期暴跌99%。海港城等受內地遊客青睞的香港商場空置率升至10%以上。在上水開藥妝店的老闆稱,新康街七八成藥妝店已經結業,自己店鋪也是強撐一天是一天。反觀內地,本土病例零增長近兩個月,旅遊市場也已強勁復甦,雙節前4天共接待遊客4.2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120.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港人支持通關的關注度隨着內地訪港旅客大幅下跌而始終保持高位。由此可見,封關已經折斷了香港經濟支柱之一,唯有盡快通關融入國內大循環市場,香港經濟才能重新注入源頭活水。

當然,不論是源於何種通關訴求,最終都需要健康碼的出台才能實現。雖然香港社會出現了不少刻意抹黑和污名化健康碼的言論,有意誤導香港市民,但數據顯示,健康碼的出台始終受到了「通關一族」的高度關注。他們積極參與全民檢測,期待健康碼早日推出。遺憾的是,由於香港疫情的反復,5月就傳出兩地要互認的健康碼至今也未能落實。港人的情緒也從最初始的滿心激動和期待的喜悅,漸漸轉為希望落空後的失望。尤其是雙節期間,港人既無法和兩地親人團聚,也無法前往內地飽覽大好河山,只能坐困愁城,「通關一族」的失望情緒明顯上漲(如圖4)。由此可見,「通關一族」對健康碼有着迫切的期待,兩地也應積極研究出「願通則通」的辦法逐步恢復兩地人員往來。

日前,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透露,特首林鄭月娥已向中央反映,希望能不用等到零確診,並在可控情況下作出有限度通關。我們認為,目前來看,香港疫情還難以完全做到「清零」。在疫情新常態下,香港要把握好防疫抗疫和恢復經濟之間的辯證關係。只有盡快推出健康碼與內地建立聯防聯控機制,恢復兩地人流物流的暢通往來,兩地港人才可免遭骨肉分離的煎熬之苦,香港經濟才能避免長期因為疫情被「孤島化」和「邊緣化」。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
  •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連同港大臨床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等學者今日(7日)在報章撰文,就香港未來應對疫情提出建議,指沒有人會知道大疫症何時再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