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社會要討論及考慮強制檢測的利害
本港新型肺炎疫情持續緩和,政府專家顅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臨牀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市民自願檢測意欲低,強制檢測於此時最能發揮功效,最理想是每一名有症狀的求診人士都自願接受檢測,社會應及早公開討論及考慮強制檢測的利害。他又建議,全港私家醫生合作,將所有帶病徵病人的深喉唾液樣本,送去做新型冠狀病毒檢測。
袁國勇以英文向《明報》撰文,如果沒有強制檢測,勢必有漏網之魚,令隱形傳播鏈延續。他表示邊境已加強控制,大幅減少豁免檢疫人員數目,但檢測方式總有假陰性,難以完全杜絕隱性患者帶病毒入境,繼而流入社區。
他說,大部分輕症病人會到政府或私家門診求醫,其中一部分未接受檢測,這些輕症病人將持續在社區散播病毒,始終無法徹底斷尾。他建議,政府應加強對輕微病徵病人的檢測誘因,例如可以即場留樣本,而毋須翌日才交回,簡化收集流程。不過,若政府未得到市民支持便立法強制檢測,市民未必願意合作,也有可能傷害醫患關係,政府有責任向公眾解釋立法與否的利害。
袁國勇在文中提出5個重點應對疫情,包括入境前檢測、全民戴口罩、監測公共交通工具及街市等處所的通風狀況、市民用手機記錄過去14天的個人行蹤,以及凡有病徵人士必須接受檢測。
袁:希望全港私家醫生合作
另外,袁國勇又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希望全港私家醫生合作,將所有帶病徵病人的深喉唾液樣本,送去做新型冠狀病毒檢測,以防止社區有隱形患者,才是唯一讓本港進入「個案清零」的狀態,第四波疫情才可能不會出現,即使出現,都不如第三波般猛烈,跨境活動才有望恢復。 袁國勇解釋說,透過私家醫生留樣本檢測的陽性比率,高達0.8%,遠高於經機場抵港旅客檢測的0.35%陽性率,而且流感及新冠病毒的病徵相似,難以按臨床經驗分辨出來,因此要靠檢測找出患者。他又相信,這項機制不會對醫患關係構成大問題,強調日後有疫苗面世後,就毋須再有這機制,形容一定可以有「日落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