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隱不恭先生:健康碼互認,港人需努力

2020-11-09
 
AAA

QR1.jpg

疫情之下,香港形同孤島。

流動性,向來是城市繁榮和產業興旺的重要標誌。新冠疫情早已重挫本港經濟,正導致百業蕭條。如果狀況仍無改善,香港的衰落,似不可避免。因此,港人,尤其是工商業界,呼籲增加粵港澳正常往來的聲音與日俱增。我也是其中之一。

當然,三地是否願意是一回事,面子上說說又是一回事,做起來就比較複雜了。三地之間,情形不同,利益訴求各異,想法當然不一樣。現在,港人關注粵港澳「健康碼」互認,關鍵是一個「互」字。顯然,此事能否推行,不是一廂情願的問題。你認為可行,可人家未必願意。比如,內地和澳門。

早先,我有聽說,內地當局一直明確要求,本港必須連續14天「零確診」,才可以考慮放開互通,不少內地政界人士亦說, 只有14天本土零確診,才可以將感染傳播風險減至最低。內地與澳門互通,亦是基於類似的標準。我們確實也無話可說。

不過,港人亦是有想法的。比如,澳門與香港,畢竟不一樣。地域、人口、經濟規模等等,香港要大得多,也複雜得多。香港的經濟特點,又不能完全閉關鎖門。對不對?香港畢竟是香港,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相關的要求,可不可以放寬,也是港人的正常想法之一。我認為,這是正常的,彼此都應該尊重才是。這裏不關乎面子尊嚴,也不關乎地位對等之類。有些話,多說無益。

這個話題,本來已經是炒爛的。港人有想法,亦早有表達。今天重提,主要是看到東方日報的一則報導,說港府正與內地商討「健康碼」互認的折衷方案。這個折衷方案,擬將本港連續14天本地確診個案為零,改為少於10宗,並要求設有一套完善系統,可追查確診個案源頭。在此基礎上,方案才有望落實推出。站在港人立場,我對此表示贊同,亦希望內地和澳門百姓理解。這個方案的關鍵之處,就是個案的可追蹤的體系建設。如果做得好,我們彼此的安全,都可以有相當程度的保障。

不過,話說回來,即使如此,本港的功課似乎仍沒有做好,也怪不得別人有成見。這兩天,本港就出現了三宗不明源頭的個案。在大埔等地,仍有隱性社區傳播鏈的可能存在。既有不明源頭個案,你讓內地和澳門又如何放心?

香港的問題,說一句可能被人罵的話,要消除不明源頭的傳播,消滅隱性傳播鏈,全民檢測是完全必要的手段。內地發生疫情的幾個地區,最終都以此方法控制了疫情傳播。因此,我們大可不必從意識形態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斤斤計較,無端猜測。凡事,還是要從維護港人最大利益出發。什麼是最大利益?港人健康,經濟繁榮,人人有錢賺。健康沒了,鈔票沒了,前途沒了,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需要說一句,現在香港的核酸檢測,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內地許多地方,仍在用鼻咽拭子。本港已採用深喉涶液採集的方式,既簡單實用,效率也較高。看到報導,政府亦已連續三天,往大埔等地派發,受到歡迎。我在想,如果政府制定周密計畫,加大系統性的派送力度,同時,港人拋棄歧見,積極配合,不明源頭,又可愁不滅?

我堅信,港人的素質是高的,能力也是強的。這點事情,港人,不管是政府還是百姓,都可以做好的。唯如此,我們就可以達到三地互通互認的基本要求,最終讓別人、也讓自己放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