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從螞蟻赴港上市「難產」談起
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香港經濟在社會運動和冠病疫情的雙重打擊下就開始向下滑,可股票市場的上市潮卻依然熾熱。例如原本計劃本月初赴港上市的螞蟻集團,在香港市場就備受追捧,吸引大量國際資金源源不絕湧來香港認購。這無疑是向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投下了信心的一票。
可惜螞蟻在A、H股掛牌前夕發生「難產」,某種程度上反過來削弱了香港及海外投資者對香港股市的信心。雖然後來多家銀行和券商「慷慨解囊」,且罕有地不收取認購手續費和借貸利息,從而減少股民損失;但回顧螞蟻突然煞停上市的整個過程,卻曝露出香港法律在保障股民權益方面,原來存在着不少漏洞。
我平時甚少炒股,沒怎麼留意股市運作,但日前竟然也收到兩起有關涉嫌侵犯小股民利益的投訴,令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認識。
第一起投訴是針對一家在香港從事理財服務的「康」字頭上市公司。2017年底,香港證監會和廉政公署曾調查該公司,並採取聯合行動到公司總部搜查。翌日,該公司自動要求停牌至今。
事件最新的進展是:該公司停牌近三年後,在今年6月收到香港聯合交易所通知決定除牌,公司已提出複核。而公司管理層則分成兩派爭奪決定權,有一派大股東要求在本月26日召開特別股東大會,罷免現任董事局。
一名小股東朋友向我投訴,對大部分小股東來說,誰掌控董事局並不重要,他們只希望公司能夠儘快復牌。畢竟在停牌的這段時間內,小股東不能賣出手頭上的股票套現,許多人已心急如焚。
該名朋友特別質疑香港證監會並沒有做好保障小股東利益的工作。他舉例說,該公司管理層在過去三年並沒有對外公布業績,導致公司被港交所要求除牌,責無旁貸。另一方面,該公司停牌期間,內部仍有數以10億港元資產和現金,如何處理無人監管,小股東們都擔心公司的資產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趁機侵佔。但香港證監會對這些問題卻視若無睹。
巧合的是,上個星期另一名朋友也向我投訴一家「華」字頭上市公司。這家公司主要從事傳統中藥、生物製藥研發,在2016年被沽空機構質疑,股價遭遇暴跌,之後停牌至今已有四年,期間也未對外公布相關財報。
朋友當年不幸買入了這公司的股票。他埋怨說,該公司在停牌前同樣擁有大量資產和現金,但近年也是遭管理層頻頻出售旗下資產。一眾小股東眼看着公司資產莫名其妙地流失,卻又無能為力,心裡莫不鬱結。
我問了一些股票市場的專家。據他們說,某些上市公司停牌,是要讓投資者有足夠的時間和渠道消化信息,重新評估股票價值,其出發點確實是要保護小股東的利益。然而要留意的是,停牌的機構在客觀上也給上市公司留下了空子,以實現許多「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目標。
比方說,有些上市公司通過長期停牌來對抗敵意收購,拖垮其取得公司控制權的進程。當上市公司長時間停牌,獲益的是公司管理層,不過卻以犧牲小股東交易權為代價。
此因上市公司股票最大的優點就在於其高流動性,股東可以隨時通過交易所實現其「用腳投票」的權利;一旦停牌,就意味着上市公司股東在動輒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內無法通過交易所進行交易。許多有資金流動性需求的小股東被拖入漫長的停牌期內,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在停牌後,一直未申請復牌,期間如果不刊發業績,公司財務訊息欠缺透明,外界往往不知道資產的現況,令上市公司變相規避了監管機構的監管。
以上述兩家上市公司為例。假如它們因為長時間停牌,最終被港交所要求除牌,就會變成一般的私人有限公司。這也難免令人聯想到:擁有大量資產的上市公司,一旦藉著除牌以避開證監會的監管,小股東的權益如何獲得保障?
一直以來,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之所以獲得全球廣泛認同,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香港的股票市場有着清楚和透明度高的運作規則,以及世界級的監管水平,能夠有效地防止市場違規越軌的行為。但從螞蟻赴港上市「難產」,以及我近來接觸的這些個案來看,似乎反映了當前的香港股市監管制度並非十全十美。當局或許有必要做檢討,以保障小股東利益。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