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數據:拒全民檢測 港人反彈大
圖1 香港社交媒體近期涉及全民強制檢測議題的正負面情緒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3 內地疫情受控後涉及「防疫成功」的聲量佔比變化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2 香港第三波及第四波疫情期間反對全民強制檢測的關注度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4 第三波疫情以來港人對政府防疫專家的憤怒值累計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香港第四波疫情仍在擴大之中,但特首林鄭月娥重申全民強制檢測非切實可行選項,並稱4名政府專家顧問均不支持,這已經是林鄭在一周內第三次對全民強制檢測表現出消極態度。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發現,香港社會現在對全民檢測的反對聲浪較今年9月已大幅降低,大多數港人對於林鄭所稱的全民強制檢測難以實施的理由並不買賬。相當多的言論痛斥港府無視內地防疫成功經驗,缺乏責任擔當。
如圖1所示,林鄭月娥接連三次消極對待全民檢測的言論,均在香港社交媒體引起強烈反彈,其中她在11月28日稱向中央政府訴苦「香港沒有內地體制優勢」、「市民不服從強推會有反效果」等言論引起的不滿情緒最大。與此同時,內地防疫首席專家鍾南山、前特首董建華和梁振英等兩地各界人士近期紛紛發聲,呼籲港府應施行全面強制檢測,其中鍾南山言論獲得港人的支持量最高,說明相較政界人士的發言,港人更信任內地頂級防疫專家的指導意見。
第四波疫情「殺埋身」,港人對於全民檢測的抵觸心理已經大為降低,反對檢測的關注度相較於今年9月港府推行「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時明顯減弱(如圖2)。由於當初港府推行「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時,香港疫情大幅趨緩,不少市民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無所謂心態,又適逢政治炒作抹黑,才導致對強制檢測的抵觸情緒一度高漲。但眼下疫情再度反彈,每日確診數屢創新高,再加上香港政治生態已經明顯清朗,市民不僅沒有再隨着反對檢測的言論起舞,甚至反過來質疑港府排斥全民強制檢測的理據。
例如,不少網民質疑大範圍強制檢測明明已在青島、上海等多地成功實踐、有力控制當地疫情,而香港也在中央協助下積累了普及檢測的經驗,為何如今又變成林鄭口中的「口號式」防疫?有網民注意到,近期政府加開的檢測中心仍然爆滿,似乎與林鄭口中「民眾不願配合檢測」說法相矛盾,反而說明港府並沒有充分調集檢測能力,低估市民需求與疫情嚴重程度。對此,不少觀點批評,雖然香港體制與內地確有不同,在香港採取強制性防疫措施的確要考慮到現實情況,但這並不能構成港府逃避困難、推卸責任的藉口。
港府防疫團隊對全民強制檢測持消極態度,除了暴露出政府畏難情緒和缺乏責任心,背後折射出香港社會更深層次的思維定式:崇尚歐美思維,對內地防疫成功經驗視而不見。如圖3所示,今年4月內地疫情總體受控以來,港人對內地疫情的關注度中,涉及內地精準防疫成功有效的部分長期在低位徘徊,最高時都沒有超過20%,這就是香港社會從上到下存在反對全民強制檢測力量的深層原因。
過去一段時間,部分政治力量之所以能夠煽動炒作出大規模對內地援助、全民檢測的抵制情緒,正是利用了這種崇尚歐美、看輕內地的心態。有觀點認為,從林鄭將香港防疫與歐美疫情對比,沾沾自喜的發言來看,這種心態恐怕早已在港府行政體系內部瀰漫開來,也難怪港府的防疫措施漏洞百出,還自我感覺良好。
林鄭在第三次談及反對全民強制檢測時,拉了政府四大防疫專家顧問「背書」,但數據顯示,第三波疫情爆發以來,港人對政府防疫專家的不滿情緒越來越高(如圖4)。不少網民表示,自己日日看見本地專家們在媒體上「指點江山」,個別人還涉及政治炒作,卻並沒有提出多少實際措施。例如,有專家多次呼籲政府要堵住輸入漏洞,卻直到第四波疫情爆發時,才建議借鑒內地早就實行的入境人士「封閉式管理」隔離措施,引得許多網民痛罵這些專家早幹什麼去了?質疑港府為何不聽指導內地防疫有成的鍾南山等專家建議,仍然相信這些所謂的專家?
「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這八字口訣在內地得到不折不扣的貫徹,成為防疫成功、動態清零、恢復經濟社會活動的根本保證,同為「一國兩制」下的澳門亦成功實踐,卻在香港淪為政府空喊的口號,導致疫情綿綿不絕,通關遙遙無期。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香港防疫漏洞百出,既是能力問題,也是認識問題,更是態度問題,港府應受到嚴厲問責。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