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重華:嫦五成功返回 香港與有榮焉——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當起理大參與探月工程的「月老」

2020-12-20
 
AAA

[CropImg]1126869922_16081496809051n.jpg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艙成功着陸內蒙古四子王旗,標誌着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驟圓滿完成。香港理工大學容啟亮教授團隊研製的月土「表取採樣執行裝置」表現出色,為嫦五任務立下功勞。

在香港理大參與國家登月工程的過程中,本中心秉承兩地學術交流的橋樑作用,有幸擔當溝通協助的「月老」角色。

自2003年起,本中心與中國科協、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香港科學館聯合在港舉辦「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系列講座」,邀請內地和香港的傑出科學家擔任主講嘉賓。2005年的「講座」,請來中國繞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應理大之請,本中心安排容啟亮教授與歐陽院士見面交流。因歐陽院士這次訪港,本中心與中國科協一道,促成香港五位學者加入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科學應用專家委員會,包括時任香港理大副校長梁天培教授、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信息學系主任陳永奇教授,後來增補了時任理大副校長陳新滋院士。

自這次講座之後,應理大請求,本中心與在北京的歐陽院士聯絡,促成容啟亮教授與理大校領導訪京,經歐陽院士牽線,參與到「嫦娥三號」登月器的部件研製,即「相機指向系統」。其後,容教授團隊繼續參與嫦娥四、五號,以及火星探測器的部件研製。

2009年,「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研究員受邀來港擔任「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系列講座」嘉賓,當時「嫦娥三號」正在設計研製中,孫澤洲時年39歲,此前已出任嫦娥一號、二號的副總設計師,是嫦娥三號、四號總設計師。應容啟亮教授之請,本中心又安排他與孫澤洲見面交流。

能夠邀請歐陽院士、孫澤洲來港演講,有賴於中國科協,而他們在港的接待和活動安排,則由本中心負責。在港舉辦作為科學普及活動的「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系列講座」,促成了香港理工大學參與到國家探月工程的偉大事業中,香港與有榮焉。

本中心謹向探月團隊致賀,祝願更多香港科學家在國家科研事業上大展所長。

 

文章原刊於微信公眾號《教科動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