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達:關掉USC 中大自砸金漆招牌
傅高義教授生前也許沒有想到,他參與創辦、擔任了23年(1992年到2015年)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的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下稱中心,USC),即將「壽終正寢」。中大證實USC將正式改組,不再獨立存在,其館藏及學術交流分別改由大學圖書館及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負責。雖然中大否認涉及政治因素,但中心「沒了」是不爭的事實,形同自毀長城。
USC有58年歷史,在學術界享負盛名,收藏大量新中國珍貴史料,包括有關土改、文革、大饑荒等具爭議性事件的史料。幾乎所有西方一流「中國通」都在這裡留下足跡,內地著名學者高華、秦暉、沈志華曾在中心駐足,前國家宗教局長葉小文學者時代也曾流連此地,中心因此獲得中國研究界「麥加」的美譽。
在人文社會科學當中,USC是中大少有在國際上可以拿得出手的牌子。中大2012年發佈傅高義教授在中大演講的新聞稿,特別強調他擔任顧問委員會主席的USC,「收藏了豐富及完善的中國研究資料,為當今國際間其中一所最完備的中國研究資料館。」
USC之於中大,好比費正清研究中心之於哈佛大學。不管校方如何解釋,但也承認中心重組後不會獨立存在及營運。為什麼要讓它走入歷史,只留「靈魂長存」(中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志裕語)?真是咄咄怪事,這好比砸了祖宗神主牌,還要扮孝子賢孫慎終追遠。
中大副校長陳金樑教授指,自己來中大前沒有聽過中心的招牌,「中心的核心在於館藏,以哪個名義做學術,是否這麼重要呢?只有中大的招牌是重要的」。陳金樑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原本以為是理工教授,不知道USC也可以理解,但上網一看,此君是研究中國文化的哲學系教授,如果不是刻意矮化,亦可窺見其人究竟有多博雅。
中大的招牌當然重要,中心核心確實在於館藏,但中心本身就是一塊金漆招牌,就是中大一件華麗外衣,為什麼說扔掉就扔掉?這就好比說故宮最核心在於館藏,只要文物在,故宮可以不要。
雖然館藏將被保留,校方也表示歡迎任何人士參閱,不會作政治審查,但去過USC的都知道,現在幾乎是自由出入,將來併入大學圖書館,還有這麼方便嗎?USC另一功能則是邀請學人來訪、演講、交流,今後還會延續這種傳統嗎?這也是外界高度關注的。
由於發生在後國安時代,而佔中核心人物陳健民擔任過中心主任,現任主任趙志裕也曾被批評主持研討會「推銷黃色經濟圈」,因此難免引發政治聯想。雖然中大矢口否認,但在這敏感時刻「肢解」USC,實屬不智,只會影響中大聲譽,令外界擔心香港的學術自由受損。退一步說,即使USC存在問題,某些方面涉嫌踩線,出於現實考慮亦可透過整改自律,冷處理,而不是把洗澡水跟嬰兒一起倒掉!
二十五年前,時任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曾經以「茶山的故事」來告誡港人要珍惜固有優勢:「宜興紫砂壺用的時間長了,壺中會長出茶山,據說長了茶山的壺不放茶葉也有茶味。有位老太太家裡有一把用了幾代上百年的老壺,有位買家出高價向她買,她覺得茶壺裏面太髒而刮淨了茶山,結果茶壺也就不值錢了。」
中大幹掉USC,就好比老太太洗掉茶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