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明:讓港人的退休生活變得更靈活

2020-12-31
鄧淑明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AAA

54444.jpg

早於2013年,港府向選擇回內地退休的居民推出了「廣東計劃」,讓大部分時間在國內居住的長者繼續享有生活津貼,當時預計會有3萬人參加。但計劃的反應不似預期,社會福利署的數字顯示,直至今年6月底,「廣東計劃」和其後的「福建計劃」,受惠數字僅僅超過2萬,不足今天香港65歲以上人口的1.5%。

分別在深圳、肇慶營運護老院舍的香港復康會和伸手助人協會,其負責人向傳媒反映,不少長者普遍對內地醫療欠缺信心,寧願舟車勞頓返港就醫,結果愈來愈多長者不願北上安老。而且,中港醫療病歷未通,醫療券也不適用。即使有人建議把醫療券使用範圍擴闊至內地醫院,但中港醫學術語分歧、醫療行政系統不一及醫藥分家等執行問題都有待解決,更何況不少人已在港接受治療,須定期覆診,故北上養老的誘因不大。

去年底,內地提出新措施,「容許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指定港資醫療機構,使用已在香港註冊的藥物和常用的醫療儀器」,正正回應北上安老港人的醫療所需。再加上,去年初國務院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加強大灣區內智慧城市合作,探索建立統一標準,開放資料埠,建設互通的公共應用平台」,包括「空間資訊服務平台」,可為港人提供在大灣區生活、醫療、出行等資訊,例如因應港人分布以便藥物配送;增設加密措施後,可在病人同意下,把在港醫療紀錄開放予內地認可的機構,而長者回港就診也能看到內地醫療紀錄等。

按統計處推算,年滿65歲的長者於2040年將佔全港人口近三分一,屆時本港的醫療系統大有可能會不勝負荷。如今天開始籌劃這個空間資訊平台,協調彼此的距離,相信可為港人未來的退休生活提供更靈活的選擇,還可舒緩本港人口老化所造成的醫療壓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