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和:重建社會階梯 讓年輕人重拾希望

2021-02-04
梁和
美資金融公司資訊科技總監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2-04 at 14.49.33.jpeg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童話,但我們的社會應該給予足夠的希望和上升的階梯給年輕人。看著近期不同勢力和地方角力,越來越多年輕人在想著自己的前途和發展,有人選擇了海外,有人選擇了大灣區,但沒有太多人談論留港的好處,在這座城市打拼的樂趣,三十年一起留在這裡建設的想法。政府、政黨和各界領袖應該好好地坐下來,一起謀劃有利於七百萬人的方案。

走在油尖旺,深水埗和觀塘,我們看到舊區的一步步衰落。遊走元朗、屯門,我們看到一大塊一大塊農地沒有被發展,荒草充斥著,貨櫃堆得像樓房一樣高。可是,幾十萬人卻擠在劏房內,二三十歲的人畢業後,努力工作也只能付上一百塊呎租的小套房內。負責房屋政策的官員,市建局的委員,城規會的成員,有空應該試試在那些狹窄空間站立,呼吸幾口舊區的空氣,感受一下一線窗只有一線陽光的生活。

近年推出的大量創科資源,中小企援助,持續進修資源不是不好,但受惠的都是業界人士,未必能夠全都轉化成就業機會和反映在人工上。要修補社會撕裂和收窄貧富懸殊,最需要大力闊斧的改革,就是把舊的房屋土地政策改革。

現在是時候大規模重推公屋自置,讓年輕人先租後買居屋,與發展商合作發展公私營計劃,以及放寬首置貸款到九成。只要政府稍微改變一下政策優先權,年輕人和下一代孩子就都有機會獲得良好的生活,而且使這個機會能向每個人敞開。讓年輕人選擇不同的上車和置業選擇,這樣他們才有家的感覺,而不是居無定所,或是跟家人住在一起沒有獨立的空間。一個住處,讓市民有足夠的私人空間規劃生活,進修,享受生活,讓寂寞和孤獨,變成與心愛的人連結,思考未來。從政者應該讓市民每天打開窗,看到的是綠油油的草地,蔚藍的天空,合理的有自己的一房一廳,呼吸的都是清新自在的空氣。

如果有了這些財政和房屋政策配套,年輕人還是選擇到外闖一闖也不怕,終究,根還是在香港,他們依然在香港有個家,也可以收租,作為支撐生活的一個被動收入。這些不是天方夜譚,卻是香港八十年代黃金歲月的成功方程式,政府有責任重建這條社會階梯,而不是只懂得強制檢測,強勢和決斷力應該同樣展現在解決房屋問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其實現在世道都是打一場「認知戰」!香港算是在認知戰很激烈的戰場,近20年我們不單只政治的概念曾被扭曲,甚至置業和奮鬥概念也被扭曲!要振興香港市場,首先要確保一些價值觀念得到維護,筆者認為香港的置業概念和奮鬥文化是出了問題,甚至港人對服務的承諾亦不及以前。在這「認知戰」中你扮演甚麼角色?我們見到不少既得利益者的打手,亦有人云亦云的群眾,也有不滿現狀的發洩者,亦有希望從唱淡中得益的投機者,筆者仍然堅守說我認為的真話,至於是否正確,那就交給時間和看官決定了。

    汪敦敬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