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嫻:一年了

2021-02-22
陳婉嫻
工聯會榮譽會長
 
AAA

2221.jpg

「很多人會埋怨,當日為何會找到這位舵手,是制度的問題云云……如果按這邏輯,澳門那邊也應該同樣不濟,為何會得到香港人的羨慕呢?坦白說,今天政府面對的問題,無論誰來掌舵也終歸會遇上,問題是應對者的功架如何……」一年前,疫情剛開始,恐懼籠罩香港,當時我在本欄寫了這段評論。一年後的今天,看這段文字仍然有其價值。

就以疫苗為例,無錯,若按本子辦事,科學需要講、政治需要考慮,數據等一年半載合理正常。然而,全世球每一個人都知道,今次困擾了全球的疫情,不是以一般手法去處理,要有決斷的勇氣去嘗試和承擔……說到這一點,正是香港這邊所欠缺的。

見到國藥在很多國家和地方,包括澳門普及地使用,香港人見到會有何想法?會讚揚政府謹慎?抑或是不滿政府的慢板?

政府內部的不一致性,亦令不滿的情緒進一步升溫,甚至連本身支持政府的,都搖頭又嘆息。就以最近為例,都聽到有人問了一些想不通、解不通,只有官員能自圓其說的問題:為何取消了黃大仙祠的頭炷香,但車公卻可繼續轉風車?為何容許超市百貨人山人海,但卻不准人到郊野公園海灘?為何曾有多個群組確診的食肆可以放寬,但卻要確診個案極少,負責載客載貨的航空從業員隔離14日?為何食肆放寬至4人,但限聚卻維持兩人?

過去一年,這種針對政府沒有一致標準的問題還有很多,唯一解釋,是政府各部門仍然各自為政,沒有由上而下統一的指示,沒有統領群臣的大將把關。

有朋友苦笑道,香港政府在抗疫上左顧右盼,忽略民情,死守框框;相反澳門處理卻斬釘截鐵,體察民情。長此下去,無論抗疫如何努力,民意仍會繼續下跌。

 

文章原刊於《am730》。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