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緯溫:中國中東歐遇冷?
中國去年底最後一刻與歐盟達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後,本來計劃乘勝追擊,舉行已推遲多月的中國—中東歐國家(「17+1」)領導人峰會,被認為意在向美國拜登新政府展示中國與歐洲整體之間堅實的關係。豈料,峰會舉行數日前一些中東歐國家傳出參與熱情明顯退卻的消息,讓中國在國際外交舞台上面臨遇冷的尷尬。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之間的政經合作機制,始於2012年在波蘭首都華沙成立的「16+1」,前年希臘加入後擴大為「17+1」。最新一輪領導人峰會原定去年4月在北京舉行,但因冠病疫情延後。
這一合作機制一直以來備受爭議,有部分輿論認為該機制是中國對歐洲「分而治之」的策略。中國對中東歐輸出過剩產能的同時,也被指通過「17+1」對歐盟發揮政治影響力,引發德法等國不安。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上周五(5日)則披露,包括立陶宛及愛沙尼亞等至少兩個波羅的海國家將拒絕中國發出的「17+1」峰會邀請;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的總統和總理都不會出席。德國《商報》也引述外交人士披露,羅馬尼亞仍在猶豫是否與會。
由於受到近鄰俄羅斯威脅,波羅的海國家向來比其他歐洲國家更倚重與美國和北約的軍事安全關係。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去年下半年先後出訪中歐及波羅的海諸國,進行外交遊說甚至施壓,相信埋下了部分中東歐國家目前對華冷談的伏筆。
也有分析指出,部分中東歐國家可能對「17+1」機制感到失望,認為中國未完全兌現基建承諾;峰會也被指政治色彩濃於經濟內容。拜登政府高喊跨大西洋聯盟後,更多歐洲國家可能也在觀望能否從美國那裡獲利。
在此背景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前天宣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當天在北京以視頻方式主持「17+1」峰會。官方姍姍來遲的消息也間接凸顯促成此次峰會的難度,遊說工作可能持續到最後一刻。
2013年以來,歷次「17+1」領導人會晤,都由中國總理李克強出席。習近平親自上陣顯示峰會的升格,將中國今年首場主場外交鎖定中東歐諸國,也明顯釋出重視歐洲的信號,借鞏固與歐洲的關係「聯吳抗曹」,應對美國對華戰略施壓。
歐洲大陸近期面臨冠病疫苗短缺,習近平在會上加碼施展疫苗外交稱:「如果中東歐其他國家有疫苗合作需求,中方願積極考慮。」
中東歐目前已是中國疫苗外交重點地區之一,塞爾維亞上月已獲取中國國葯集團的百萬劑疫苗;匈牙利藥品監管機構同月底也批准中國國葯疫苗,成為首個批准使用中國疫苗的歐盟國家。
習近平同時也大打「經貿牌」,宣布中國計劃未來五年從中東歐國家,進口累計價值逾1700億美元(2253億新元)商品,願利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等平台擴大自中東歐國家進口商品。中國同期也將爭取實現從中東歐國家的農產品進口額翻番,雙方農業貿易額增長50%。他也不忘強調與華合作的經貿紅利,提醒與會者同九年前相比,中國同中東歐國家貿易額增長近85%。
習近平的講話也似乎意在安撫中東歐國家,強調「17+1」堅持相互尊重,合作不附帶政治條件,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共商共建共享,暗示中東歐無須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會後則向央媒形容:「這是一次踐行和促進多邊主義的峰會。」
儘管中國官方前晚通報顯示,中東歐17國都未缺席峰會,但Politico指出,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與波羅的海三國都未派出總統或總理。這六個北約成員國僅派出部長赴會,出乎中國意料,同時被認為拂了中國的面子。
而與會者呢?波蘭總統杜達據報在會上,對中國擴大市場准入的速度表達不滿。
在回答關於「17+1」機制的問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重申,美國在對華政策上致力於與歐洲合作,並稱仍對中國經常使用多邊組織作為推進經濟、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的工具,卻損害其他國家的和平與繁榮、對人權的尊重,以及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感到關切。
以上跡象顯示,美國重返國際事務,似乎已對中國今年首場主場外交及對歐魅力攻勢造成影響。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四年中國不會是唯一高舉多邊主義旗幟的大國,中美「誰是多邊主義正宗」之爭也已悄然開打。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