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中國與世界戰戰兢兢重返彼此
駐北京的同事們周四中午到商場找地方小聚,邊走邊在微信中留言感嘆,多家餐館外都有幾組人在排隊,「消費回來了啊?」
中國的消費回來了嗎?這真是備受關注的問題。這些日子來,央視新聞聯播天天輪着宣傳各省怎麼鉚足全力拚經濟,多家中國媒體則圍繞「春節煙火氣」做話題,大力提振市場信心。
國際上,觀察人士與商人更是緊盯中國的消費市場表現,大家都想從中得到兩個答案:一、中國「快速過峰」的防疫政策成功了嗎,大眾都出門活動了嗎?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會多快重整旗鼓,再回到疫情前對所有人都充滿機遇的樣子?
從目前看來,情況可以審慎樂觀。反映工廠景氣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1月份出現四個月以來首次擴張。這個春節期間,一些服務型消費領域呈現亮點,雖然還不算強勁。
中國全國國內出遊人次已恢復至2019年春節假日同期的88.6%,旅遊收入則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反映出人們心理上已接近於擺脫染疫的陰影,但人均消費還跟不上。在局部消費領域,網絡電商銷量與電影票房報喜,據國家稅務總局增值稅數據,全國消費行業銷售收入與2019年春節假期相比年均增長12.4%。
有分析師因此將中國疫後首個春節的消費市場形容為「溫而不暖」,稱不上報復性反彈,在修補失血的過程中。
不過,這個龐大經濟體的甦醒,誰都不敢忽視。國際貨幣基金(IMF)1月底上調2023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10月份的2.7%上修到2.9%,其中一大理由就是中國的重新開放將為「比預期中更快的(全球)復甦鋪路」。IMF對中國今年增長的預測,也從10月份的4.4%大幅上調到5.2%,中國有望再次成為世界增長的火車頭、穩定器。
春節期間與商界友人聚會,一個經常浮現的問題是:幾時再到中國去啊?那些在中國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外商深知,不論西方媒體如何半信半疑,中國這一波疫情高峰已然過去。現在的問題是,經過疫下三年的疏遠,外商曾經熟悉的「故土」已十分陌生,大家要找回此前拓展中國業務的動力,還有點彷徨,需要點勇氣。
回想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不少商人為不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將產業鏈部分轉移到中國以外,包括東南亞、印度、非洲等。2020年以來中國嚴苛的防疫措施,再加上政治對企業干涉或不友善的傳聞與實際措施,更是讓國際企業對中國卻步。但是,大家也深知其他市場的規模、深度、成長性方面仍遠不如中國,風險依然需要分散,但一旦中國開放,大家還是想在這裡爭佔一席之地。
中國又何嘗離得開外商?12月中以來,多個省市政府與外貿企業合作包機出海招商引資,主要目的地國包括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瑞典等。據中國媒體報道,有江浙一帶外貿企業代表在飛機上滿腹心事:「三年沒回來了,老朋友們那裡還有我們的位置嗎?」結果,當面談以後,又適逢歐洲本身遭受能源危機等挑戰,她的老客戶終於下了大訂單。另一家出口企業老闆感慨:這回在疫後出海不是搶單,而是重返世界。
這些點點滴滴的故事,只是再次說明一個淺顯的道理:龐大的市場體量和經濟增長潛能才是中國最大、最具普世性的魅力和軟實力所在。
中國也深知自身市場力量巨大,所以它會以放寬或取消市場准入與否來「獎勵」或「懲罰」一些在外交上對中國友好或不友好的國家。然而,中國有時會低估其中所涉的代價,因為市場工具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旦對方對中國的市場沒了指望,就沒有了羈絆。中韓關係近年的交惡就是一個具體的例子,在薩德事件後,韓企紛紛撤出中國、韓國娛樂明星進不了中國市場,結果是學漢語的韓國人愈來愈少,當地的漢語教學中心紛紛倒閉,大學開不了中文班,這又加劇了彼此的隔膜與惡感。
眼下的美國政府十分明白中國的優勢和弱點,祭出科技斷供、脫鉤的凌厲攻勢,既是遏制中國的科技發展,同時釜底抽薪地減低世界與中國的相互需要。這些措施已達到相當成效,前述提到一些跨國企業將產業鏈部分移出中國,就是為了避免陷入中美地緣政治角力的夾縫中,2022年爆發的俄烏戰爭更加劇了地緣政治緊張。而今中國積極重返世界,地緣政治已成為它卸不掉的新包袱。雖然,同樣出於地緣政治考慮,也有一些價值理念與西方不同的國家選擇強化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中東地區就不乏這樣的例子。
當中國與世界再次接近彼此,新的地緣政治風險、環境變得陌生,中國復甦速度的不確定,都是大家需要適應的情況,但是辦法總比問題多。過去三年的經歷是特殊的一課,主題是中國與世界離不開彼此,如今即使戰戰兢兢也要再次靠近。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