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昌:中國海權支點和海權島鏈

2021-04-30
劉瀾昌
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
 
AAA

d080c281ef04b624cdd445c3c883b330.png

遼寧號航母編隊,正在西太平洋遊弋,穿宮古海峽,一度劍指關島海域,儘管美艦也來陪練越,奈何困我之「第一島鏈」 已不復存在。重要的是,中國的海權島鏈,正是在破美之「第一島鏈」中形成。

「第一島鏈」是數個支點組成,中國海權之島鏈亦然。

中國海權的第一支點,應該算海南島,最後的必然是台灣。

打海南島,韓先楚第一功。1950年,他執意趁穀雨前季風,以木船先偷渡再強渡,在缺乏海空掩護下,硬是攻破薛岳的「伯陵防線」。如果錯失這一戰機,美第七艦隊二個多月後開進台灣海峽,那麼海南島,可能也就是現在的台灣。

沒有了海南島,西沙,南沙,整個南海就別提了。應該說,明清政府以及民國政府都是海權觀念淡薄。明清政府居然還有「海禁」,任由倭寇倡狂。抗戰勝利後,日本交還台澎金馬以及南海諸島,南海連續線也由此確立。但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二蔣竟任由菲律賓和越南佔領了中業島,南威島等島礁,只剩下東沙和太平島,丟了也不心痛。

1974年西沙之戰,解放軍南海艦隊與南越海軍相比,不是一個等量級。南越擁有大量美國援助,他們的海軍擁有各類艦船1400餘艘,包括數艘千噸級以上的大型軍艦。海軍規模更是達到了4.2萬人,是東南亞首屈一指的海軍力量。1974年1月,南越當局恃強,得寸進尺,佔領西沙的甘泉島和金銀島,並打死打傷我漁民和民兵多人。

於是,不得不打了。而越軍萬萬想不到,解放軍把海戰打成陸戰,小艇貼近大軍艦,硬是手榴彈決勝負,海戰還有這樣打?結果,四艘南越大型軍艦沉的沉,逃的逃,我四小艇也重傷、輕傷。海戰完了,真正奪島陸戰,西沙群島全部收復。筆者認為,這是中國南海海權的第二個支點。

1988年3月14日,赤瓜礁之戰,大功臣陳偉文少將。功在哪?功在敢打,國家利益比天高。抓住越軍打第一槍戰機,完勝,一舉收復赤瓜礁、永暑礁、東門礁、華陽礁、渚碧礁和南熏礁等6座礁盤。那時,中國海軍千噸級軍艦裝備在越軍之上,但是,要不是陳將軍敢打,這第三個支點不存在。

之後,六礁吹填為六島,三大三小,互為犄角,且與西沙,海南島南北呼應,南海三百五十萬平方公里可控了。

南海建島,堪稱中國現代最偉大的新長城工程。受制於國際外交需要,內地很少公開報導,但是筆者認為,過去十年間,這是中美博弈我最大勝果,美國最大的敗仗。至今,老美還耿耿於懷,文的還抓住「南海仲裁案」不放,武的「羅斯福」航母老來轉悠。可是,大局已定,美國再忙乎也是白費勁。中國海軍在崛起,還有「東風導彈系列」在照應。

中國海權的第四個重要支點在哪?在釣魚島。這可能有爭議。筆者認為,我在釣魚島的控制力越來越強。中國的「噸位擠壓戰術」成功,美日安保條約也沒有用。我不和你打,我就是擠你,你的噸位不夠,奈何?美國也插不上手。有論文說,1920-2020一百年間,中日兩國海上力量對比,中國從12倍差距變成5倍優勢。日本的《軍事研究》雜誌承認,日本海軍戰力只有中國的七成。

自然,釣魚島要完全成為中國的海權支點,還要假以時日。不過,可以想像一下,有了這個支點,東海120多萬平方公里的控制權就大多了。同時,釣魚島還照顧到台灣海峽的上方出口。自然,釣魚島的戰略地位,也照顧到台灣島。

無疑,中國海權最後的重要支點,當然就是台灣。台灣統一後,從海南島,西沙,南沙,到台灣島,再到釣魚島。南海面積三百五十萬平方公里,東海面積120多萬平方公里,台灣海峽五萬五千平方公里。自然,這不能說是我們的領海,但是可以為我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還有,在這個中國海權島錬之外,中國還有海外利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藍軍,在軍事訓練演習中負責扮演假想敵。他們並非只是簡單的對抗,而是要深入透徹分析研究假想敵的戰術戰法、武器裝備,對未來戰場上可能的對抗角斗進行推演,才能達到實戰化的作用。因此,藍軍被譽為軍隊戰鬥力的「試金石」「磨刀石」。

    甘若水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