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出版最後一期 回顧26年歷史

2021-06-23
 
AAA

 21.jpg

《蘋果日報》報道,報紙會在周四(24日)出版最後一期,電子版亦在周四(24日)凌晨起暫停更新。《蘋果日報》在1995年6月20日創刊,在剛滿26年後便面對被迫停刊。警方凍結《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的資產1800萬港元兩年,又凍結銀行戶口,令資金周轉不靈,迫使壹傳媒董事會做出停刊決定。

警方在上周四(17日)出動500人拘捕壹傳媒和《蘋果日報》5名高層,他們涉嫌違反勾結外國勢力,違反《港區國安法》,其後落案起訴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及《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本周三(23日)再拘捕撰寫《蘋論》,筆名李平的《蘋果日報》職員楊清奇,指他涉嫌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

警方上周展開拘捕行動時表示,《蘋果日報》自2019年起累計有數十篇文章呼籲外國制裁及對中國採取敵對行動,在報章和網上刊登,是案中重點。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助手Mark Simon周一向《路透社》透露,公司資金乾涸,《蘋果日報》最快可能幾日便會停刊。Mark Simon表示有合作的供應商想將資金存入《蘋果日報》的公司帳戶但被銀行拒絕,他認為報社支付不了員工工資和印刷廠費用。

《蘋果日報》由黎智英在1995年創辦,他解釋命名為《蘋果日報》是「假如夏娃當初沒有吃一口禁果,世上就沒有罪惡,也沒有是非,當然也不會有新聞」。

曾掀報紙減價戰

為吸納讀者,曾將報紙定價至每份2元,當時的報紙每份定價5元,部分報紙參與割喉減價戰,但《快報》等一些老牌報紙敵不過減價戰而結業。不過彩色印刷及排版風格於當時報業帶來革新,部分報紙仿效。另外,「動新聞」以動畫影片報道新聞亦是另闢蹊徑,與傳統的電視新聞報道迴異。

《蘋果日報》政治立場鮮明,支持香港的民主派,批評香港政府和中國共產黨。2003年透過頭版、贈送海報等方式鼓吹市民上街遊行。黎智英在2007年曾指出,因為報社的政治立場,幾乎所有大財團都拒絕在《蘋果日報》登廣告,杯葛令集團每年損失約2億港元。

36.jpg

《蘋果日報》網頁截圖

報社初期的報道手法被傳統報業認定為「煽色腥」,即煽情、色情、血腥,於社會引起不少批評,認為或對下一代造成影響。

黑歷史

《蘋果日報》曾有多宗報道失實事件,1998年爆出「陳健康事件」,上水天平邨發生倫常慘案,一名女子因不堪丈夫「包二奶」,遂將兩名兒子掉落樓再跳樓輕生,其丈夫陳健康頓成新聞人物,事後被揭陳健康在妻子死後到內地召妓,原來是收取《蘋果日報》資助做「假新聞」。

另外,《蘋果日報》亦開創了「狗仔隊」跟蹤藝人、名人私生活的報道手法。而記者採訪手法亦觸及法律底線,例如2013年大角咀夫婦被殺肢解案,《蘋果日報》記者到監獄訛稱是親友,採訪死者兒子兼疑犯周凱亮,觸犯藐視法庭罪。

《蘋果日報》在2019年爆出藝人黃心穎與許志安在的士車廂有親密行為,透過的士的行車攝錄機拍下二人在車廂的對話和動作,由於許志安的妻子是知名歌手鄭秀文,黃心穎的男友是無綫藝人馬國明,黃心穎與許志安鬧出婚外情引起當時極大迴響,被外界稱為「安心事件」。有傳《蘋果日報》以150萬元向的士司機買入偷情短片,但有《蘋果》員工否認。

《蘋果日報》亦曾揭發多個社會問題,包括高官醜聞及工程超支,引起社會關注。

《蘋果日報》亦曾打入台灣市場,當地的《蘋果日報》在2003年創刊,將香港《蘋果日報》特色帶入台灣,但因為虧損及母公司壹傳媒等問題,在今年5月停刊,改為發展網上新聞媒體。

 

 

 

延伸閱讀
  • 6名壹傳媒及《蘋果日報》前高層,在高等法院承認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案件將押後至相關的黎智英國安法案件審結後,處理求情及判刑。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