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耶溪:選擇消費券平台,當心魔鬼在細節

2021-07-07
若耶溪
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7-07 at 17.04.07.jpeg

萬眾期待的消費券計劃終於開始登記,但是一開波就爆出多宗相關投訴,涉及銷售手法不當、宣傳優惠與事實不符等,引來消委會「提醒」相關機構必須做足承諾服務。各大支付平台為了吸引用戶近日都在大力宣傳,但有的內容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例如聲稱「人人加碼額外獎賞過萬」,超過了消費券本身的金額,令人質疑到底能否兌現。如果最終貨不對板,不但投訴會陸續有來,恐怕還會適得其反,搶不到客又賠上公司聲譽。

筆者從事公關行業,對宣傳工作算是略有了解,一間公司的宣傳內容在正式對外公佈前,內部往往已經經歷了千錘百煉,除了公關部門需要確保措辭得當,不會有誇張失實、產生歧義等問題,還需要相關的業務部門確認傳達的信息準確,法律合規部門把關沒有違反相應的監管條例。而這次消費券計劃由於涉及政府,因此有的宣傳內容如新聞稿還需要提交給政府審核,以確保內容表述無誤,不會產生糾紛。

但是觀乎某支付平台的宣傳,似乎內部把關並不充分,而政府的審核也不夠嚴謹。例如其聲稱「人人可額外領取超過一萬元商戶優惠」,也許理論上能做到,但實際上能領取到一萬元優惠的機會微乎其乎,那麼「人人」二字就非常值得商榷。又比如其聲稱登記經政府確認後,可解鎖所有優惠,令人以為可以任意領取優惠,但實際上領取金額是有上限的。更加離譜的是,一些所謂的消費券計劃優惠禮包,到期日居然在消費券發放之前,有極大的取巧嫌疑。

企業和政府把關均欠嚴謹

以前筆者沒有從事公關工作的時候也不會太留意這些文字上的細節,但後來才明白為何宣傳內容要咬文嚼字到吹毛求疵的程度,因為這個世界太多有心人專門雞蛋裡挑骨頭,會拿著顯微鏡逐字逐句審視你的宣傳信息,通過找出當中的漏洞來牟利。企業稍有不慎,輕則賠錢了事,重則鬧上法庭。就像這次消費券計劃,短短幾天就已經爆出多宗投訴,可見的確已經出現有市民被誤導的問題出現,而當中向消委會作出投訴的人肯定只佔極小一部分。

通常而言,越大的企業內部審核程序越嚴格,出現問題的概率就越低,所以該背靠中國第一大市值企業的支付平台,這次在宣傳上出現了如此明顯的疏忽實在不應該,有必要檢討一下內部的管理是否有問題。而企業為了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自吹自擂的時候偶然內部把關不嚴出現誇張失實也是難免之事,但是政府決不能如此,面對明顯有問題的宣傳口徑,依然允許其對外發佈,也應當自我檢討是否有失職之處。

市民在選擇哪個支付平台領取消費券時,優惠是否足夠吸引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各大支付平台在宣傳的時候,莫不突出這一點,看似都十分優惠,但小心魔鬼在細節。如果一定要進行比較,不少人會發現很難得出到底誰最優惠的結論,因為每一間的機制都不盡相同,而且有的機制非常複雜、變量又多,令人無法算出到底具體能得到多少優惠。而事實上,這些機制都是由非常專業的團隊設計,普通人肯定是算不過他們的,因此對於到底應如何選擇支付平台,筆者的建議是:領取手續簡便,能盡快取齊五千元的就是最好的。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