艙外的太空
2021-07-09
AAA
天和核心艙節的艙門打開,航天員開展了中國空間站首次的太空出艙活動。
這次分別由劉伯明及湯洪波兩位航天員進行艙外作業,出艙時穿著中國自主研製的艙外航天服「飛天」,重達130公斤,可抵禦太空約攝氏零下270.3度的低溫、太空輻射。
這套第二代艙外航天服,功能上相當於一個微型的載人航天器,整套太空衣最上部分是一個四層的結構的頭盔,包括兩層壓力面窗,中間充氮,可以隔熱和防結霧。
另外外層是防護面窗,預防在艙外作業過程中有撞擊劃傷影響視野,方便更換,至於最外層是濾光面窗,可以根據太陽照區和陰影區來放低和打開,防止光線射入眼睛。
太空站核心艙機械臂首次亮相,托舉住航天員到指定位置完成艙外操作,調校天和核心艙艙外全景相機的位置,驗證了機械臂的大範圍轉移能力。
「中國製造」完全在今次的機械臂全部核心部件體現出來,是中國首個可長期在太空軌道運行的機械臂,一共設置了7個關節,包括肩部、腕部各3個,肘部1個,每個關節對應一個自由度,好似人類的手臂,具有七個自由度的活動能力,裝有10套「控制大腦」,機械臂可以平穩運行和精確定位。
機械臂可以幫助協助航天員的出艙活動之外、更負責艙外貨物搬運、狀態檢查、大型設備維護等任務。機械臂展開長度有10.2米,最多能承載25噸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