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驥:7.20鄭州極端洪災對大灣區尤其是香港防巨災的啟示

2021-07-30
陳驥
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
 
AAA

2.jpg

2021年7月20日,河南鄭州遭遇的特大暴雨導致城市幾乎全域淹沒,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及人員傷亡。最大降雨量:一小時201.9毫米(突破中國大陸小時降雨量歷史極值),3小時333.0毫米, 24小時696.9毫米(超過鄭州全年平均降雨量641.0毫米)。本次的極端暴雨已超當地降雨統計頻率千年一遇的強度;降雨頻率的評估為防洪工程設計提供標準、是評估洪水災害程度的依據。在本次巨災事件中,氣象部門的預報預警工作為鄭州市防災減災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若非氣象部門的及時預警和持續提醒,無疑鄭州本次災害損失將更加嚴重。但是,本次巨災也反映了人類在極端天氣頻繁發生的大環境下,社會對不同時空尺度下精準氣象預報迫切需求的不斷增加,政府及社會大眾的應急、救急能力更需不斷提高。

根據香港渠務署2018年出版的排洪手冊中降雨強度-歷時-頻率曲線,鄭州1小時和3小時降雨量也已突破香港千年一遇的降雨強度。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其它城市,由於處於相近的天氣系統下,相同頻率的極端降雨強度也應與香港相近。目前,依據香港的防洪設施設計標準,主城區的管道只能抵禦200年一遇的洪水,大灣區其它城市的防洪設計標準最高也只能抵禦200年一遇的洪水。因此,若出現本次鄭州極端暴雨,大灣區的各個城市也將遭遇巨大災害。加之香港多山的地理條件,洪水更加湍急;此外,長時間強降雨往往還伴隨著山體滑坡和泥石流,洪水中攜帶的泥沙、樹枝等雜物將堵塞排洪系統,必將加重香港的洪水災害。目前估算,鄭州水災的直接經濟損失超600多億元人民幣;考慮大灣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相同級別的洪災將造成大灣區幾千億的直接損失甚至人員傷亡;單香港一地也會面臨超千億的財產損失。

在本次鄭州暴雨事件中,有很多人關心鄭州近幾年耗資500多億元人民幣建立的“海綿城市”對防洪的作用。首先,需要明確,海綿城市與防洪體系應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建設海綿城市,在改善人居環境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中小降雨時,海綿城市在增加綠地的前提下,能夠更快地下滲路面積水、削減洪峰,同時將雨水資源化,促進局部水文循環,提供更好的城市生活環境。但絕不能本末倒置,用海綿城市建設替代防洪體系的完善。在極端暴雨的情況下,海綿必將泡在水裡,根本無法發揮防洪減災的作用。防洪體系的建設,一定要與防洪設施、管道系統,以及暫時儲存洪水的地上地下水庫建設結合起來,加之相應的應急救災減災措施的完善。特別是對於大灣區的城市來講,每年都會出現大的降雨和洪水,更需要從根本上去重視建設和完善防洪體系,絕不能因為海綿城市的建設而忽視了應對巨災的防洪體系的完善。

鄭州的極端暴雨是否與氣候變化有關呢?我們還不能直接下結論,需要深入研究才能合理評估氣候變化對此類極端天氣的影響程度。然而,隨著氣候變化,我們似乎正處於全球極端氣象事件(包括乾旱、暴雨、大風等等)頻發的環境中;由此可以預見:隨著地表溫度的不斷持續上升,氣候變化在全球範圍內帶來極端氣象災害事件也在增加。因此,對於大灣區尤其是香港,迫切需要做好防範類似鄭州暴雨的極端天氣引起巨災的準備。

為此,大灣區尤其是香港需要完善針對極端氣象巨災的防災救災減災體系,其中包括:災前精準預警、災中及時救災和災後高效減災;需要提高防大災、救大災和減大災的政府能力和社會力量。對於千年一遇級別的洪水,不能妄圖依靠工程措施來應對一切。採用千年一遇的防洪工程設計標準,無疑耗費巨大的工程成本,因而實行相應的標準在現階段是不現實的。因此,政府需要建立更全方位的防災救災減災體系;尤其是,我們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攻關,來破解完善該體系的難點:(1)加大針對極端氣象災害的科學基礎研究,提高不同時空尺度下強降雨精準預報的精度;(2)研究評估城市不同區域巨災發生時的不同危害程度,救災的難易程度,災後的恢復能力;(3)研發更智能的應急救災設備,從而提升應對不同程度災害發生時的有效救災能力;(4)今年科研人員應用人工影響天氣技術保障了北京7.1慶典的順利進行;在創新驅動科技和生產力發展的當下,大灣區尤其是香港在防範巨災上也應該積極汲取創新思想及科創成果,積極推進人工影響天氣的科學創新及技術進步,並積極用於影響極端天氣,從而達到減弱災害的目的。

在大灣區特別是香港、廣州和深圳這樣財富集中地區,任何巨災的出現,哪怕量級相對較小,也會造成動輒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的經濟損失甚至人員傷亡。因而,大灣區尤其是香港完善建設對於巨災的防災救災減災體系及推進相應的科研創新,迫在眉睫!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