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洋:歐盟印太戰略:多元全面的地區合作議程
作者: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陸洋
2021年4月19日,歐盟理事會通過歐盟印太地區合作戰略決議。該決議指出,歐盟在印太地區具有重大利益。歐盟重申對印太地區的興趣和責任,顯示世界經濟的中心正在向印太地區轉移。然而,該地區的地緣政治競爭也在激化,並給貿易、供應鏈、科技、政治和安全領域帶來許多壓力,這種壓力不僅威脅地區的安全和穩定,也產生了溢出效應。
2019年以來,在歐盟幾個主要國家中,法國、德國、荷蘭相繼制定了各自的印太戰略文件。歐盟印太戰略文件出台是預料中的結果,而中國無疑是歐盟制定這份文件的重要因素。這份歐版印太戰略是對美國的戰略追隨,還是歐洲獨立的戰略考量?中國又應如何評估和應對?
「印太」作為區域概念包括太平洋和印度洋沿線地區,是由德國地理學家和地緣政治學家卡爾·豪斯霍費爾在上世紀20年代提出的,但直到近年才日漸納入國際社會政策話語,並有逐步取代「亞太」概念的趨勢。這自然與美國朝這一方向的一系列努力有關。美國的印太戰略以安全為主導,有很明顯的指向,其核心是在價值觀旗幟下開展與地區國家的合作,制衡中國的崛起。美國對地區盟友和夥伴的選擇標準是秉承基於「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的規則和價值觀,強調的是「基於規則的地區秩序」。在價值觀上,歐盟的印太文件與美國的印太戰略是兼容的,然而歐盟文件中強調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這與美國的戰略目標就有很大不同。也就是說,歐盟的印太戰略更多是從促進歐盟作為全球行為體的能力出發來考慮問題的。
從最初的謹慎觀望到自我定義為印太事務的參與者,歐盟對「印太」概念的接受也有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歐盟一直非常強調其作為規範性力量的作用,對美日印澳主導的印太戰略和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擔憂。隨着中美在地區的競爭日趨激烈,歐盟認為,這不僅會削弱其發言權,甚至最終會危及它在印太地區的利益。此外歐盟認為,自己作為規範性力量的代表,可以在印太地區發揮獨特作用,其中立的安全形象及與印太地區相關大國保持良好關係的優勢,有助於為該地區日趨激烈的大國博弈帶來穩定因素。
歐盟印太戰略主要在歐盟整體及歐洲主要國家兩個層面展開。歐盟層面主要規劃自由貿易協定、首腦外交等一般性政策和執行機制;歐洲主要國家則通過外交對話、軍事演習及港口互訪等手段,將政策轉化為實際執行力,以加強在印太地區的存在及影響力。
具體而言,歐盟主要通過以下途徑構建歐盟版印太戰略:
首先,以地區現有制度框架和雙多邊平台為依託謀求政治影響力。在現有印太地區多邊合作機制中,歐盟是亞歐會議堅定的支持者,也是東盟地區論壇的支持方和南盟觀察員,並與環印度洋地區合作聯盟關係密切。這些多元化的溝通渠道和機制在歐盟與地區國家的交流合作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在雙邊層面上,歐盟重視與印太地區有份量的地區國家——尤其是印度、日本、澳大利亞——開展密切的政策協調和互動。
第二,通過加強與重要區域協定的聯繫,如《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和漸進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來保證歐盟在貿易上的戰略地位,維護印太地區現有多邊貿易體系和開放的市場,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為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歐盟長期以來就與印太地區相關經濟體進行貿易和投資協定談判做了大量工作。歐盟已經完成與新加坡、越南、韓國等的自貿協定簽署,與東盟、澳大利亞、新西蘭的自貿協定談判也在進行中,并力爭同中國在《投資全面協定》上有更多進展。這些都有助於歐盟在印太經濟格局中佔據有利地位。
第三,在安全和防務領域深化合作,加強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在反恐、供應鏈安全、網絡安全、軍控以及航道安全方面,歐盟主要國家在該地區都有切身利益。法國是歐盟國家中唯一在印太地區擁有實質性軍事戰略部署的國家,在該地區共有七個海外領地,駐紮約7000名軍事人員。因此,法國在防務方面有更強烈的需求,更傾向於與日印澳等印太地區國家建立有重點、有層次的防務合作。並且,歐盟已經佔據印太軍火市場相當大的份額,雖然目前軍售以商業利益為主,尚未轉化為對印太地區更大的軍事影響力,但從長期看來,日益加劇的印太地區軍備競賽有可能促使歐盟調整武器出口策略。
第四,除了以上在多邊、經濟和防務領域的持續建設外,歐盟印太文件還列出了廣泛的合作領域,包括互聯互通、海洋治理、減災、健康、數字經濟、氣候和生態保護、高等教育和科技、人權、促進兩性平等,等等。總體來說,歐盟印太戰略的內容和議題十分豐富,其目標全面而宏大,以長期接觸為原則,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相一致,強調國際法和國際公約的重要性。同時,文件還涉及西印度洋地區的內容,也就是非洲東海岸國家,傳統上歐洲與該地區國家的互動和聯繫也更為緊密。這些都是美國版印太戰略所缺乏的。撇開價值觀,歐盟文件更多談及國際社會的功能,而在所列出的具體合作領域中,歐盟與中國的利益能找到許多契合點。
對政策制定者而言,概念是重要的,但概念下的具體內容更為關鍵。 「印太」作為一個日漸流行的政策概念,不同國家都會根據自身利益以及所面臨的政策環境制定各自的印太戰略。即使美印日澳的「四方對話」有更多制衡中國的因素,但各國的立場也有諸多不一致。因此,美國想用所謂「印太戰略」來統一盟友的思想很難成功,而多元化的印太戰略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美版印太戰略的指向。
中國是地區經濟的火車頭,同時也是多邊主義、國際合作的提倡者,不論是歐盟還是其他國家,仍會以實際且彈性的方式與中國開展各個領域的合作。對於各個國家相繼出台的印太戰略,我們需要認真解讀不同版本,以平常心看待,並從中尋找與中方在責任和利益上的共同點。如果能更多地從「印太」地理和區域層面看待印太戰略,而不僅僅把視野局限在安全和防務層面,那麼對於消解美版印太戰略的安全指向,深化具體的地區合作議程,發展建設性的地區夥伴關係,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引導美歐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對策和展望研究》(項目批准號18VDL008)階段性成果。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美聚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