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緯溫:中國經濟整頓踩剎車?
放慢關鍵領域改革步伐,避開結構性阻力及風險,有助於安渡當前多重危機,又能徐徐推進實現高質量發展之路。
中國經濟近期連遭多重不利消息衝擊,早來的寒冬、反彈的疫情、洪澇缺煤電力荒、恆大債務違約引發房市的寒蟬效應,還有之前因教育、遊戲等行業突遭嚴厲整頓,而一度蒸發1.5萬億美元,元氣受創的中國股市。
不利消息接踵而至,讓中國宏觀經濟備受壓力。官方周一發佈經濟數據,第三季GDP同比僅增長4.9%,較二季度增速明顯放緩三個百分點,凸顯目前面臨愈來愈多結構性經濟阻力,金融機構紛紛悲觀下調中國全年增長預測。
官媒也報道中共11月8日召開六中全會的消息,傳將推出中共建黨以來第三份「歷史決議」,為明年中共二十大提前一年敲定人事布局,也為習近平的第三個中共總書記任期鋪路,民政穩定此刻尤為重要。
不過,官方下半年以空前力度去槓桿、反壟斷並降低對化石燃料依賴,雖一定程度讓精英階層和資本受到約束,但大刀闊斧的調控已然波及普通民眾,電價上漲、儲蓄減少,疲弱的經濟前景不排除還可能影響就業。在此背景下,近期官方動態透露的種種跡象引發輿論猜測,認為中國政府對經濟整改的態度正趨於軟化,甚至開始踩剎車。
其中一個明顯的改變,是官媒近期發聲批評行業巨頭的頻率有所下降,官方公布可能引發市場動盪的消息做法上也更為細緻。其中,外賣巨頭美團違反反壟斷法規被罰5.33億美元的消息,監管部門本月選擇在周五股市閉市後公布,讓投資者無法第一時間拋售,消化美團罰款比預期低的分析,就可見一斑。股市冷靜兩天後,美團股價不降反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一要求加強科技行業監管,也不同以往被市場解讀為積極信號。習近平當天以更完整的論述,強調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要求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顯示官方仍重視科技行業。
官方近期更主動釋疑解惑,還不止這一例。對於企業憂慮的共同富裕目標,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誌也發表習近平今年8月的一份會議講話,更全面闡釋共同富裕細節,定調共同富裕是長遠目標,不可能一蹴而就。習近平同時提醒政府的民生保障不能搞過頭,釋放出共同富裕並非劫富濟貧的信號,對民營經濟信心喊話意味濃厚。
隨着美團罰款落地、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現身,投資者擔憂情緒本月持續緩解,帶動被行業監管陰雲籠罩數月的中概股走出低谷站穩回升。鼓勵舉辦職業教育的官方指導意見上周出台,也促使哀鴻遍野的教育行業出現轉機。
至於更棘手的能源和房市問題,官方各部門近期則不再主動出擊刺破泡沫,並轉為守勢進入風險管控模式。
面對工業用電和家庭冬季供暖受到威脅,中國總理李克強一個多星期前謹慎表態稱,中國須重新思考能源轉型步伐,為可能調整政策留下懸念。副總理韓正本周二則要求採取有力措施堅決遏制、規管囤積炒作,研究完善煤電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
拉閘限電下,動力煤自9月初以來價格已上漲逾一倍。國家發改委周二也發聲,稱正研究干預煤炭市場的措施,應對瘋漲的煤價。
中國「金九銀十」的傳統樓市銷售旺季,今年因恆大危機讓買家望而卻步,演變成「銅九鐵十」,9月住宅銷售額重挫17%。房地產、建築業行業第三季度GDP還出現冠病暴發以來首次雙雙收縮。
官方公布數據顯示,中國房價六年來首次下跌,需求削弱加劇開發商資金短缺,債務違約風險升高,風險傳導備受關注。
中國央行上周五則終於在恆大危機上打破沉默,稱恆大的問題是個別現象,對中國金融體系的外溢風險不大。央行也稱,經過近幾年宏觀調控,中國房地產行業總體健康,但也要求銀行平穩有序投放房地產貸款。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兩天後在30人小組(G30)視頻會議上表示,恆大困境有一點令人擔憂,但中國能控制這家房地產商對國內經濟和金融體系構成的風險,安撫全球投資者神經。易綱同時也信心滿滿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在增長勢頭有些緩和下,仍將增長約8%,超過中國政府6%以上的目標。
顯而易見的是,官方本月已將重心轉向優先應對眼下的燃眉之急,以穩經濟為主調。放慢關鍵領域改革步伐,避開結構性阻力及風險,既有助於安渡當前多重危機,又能讓中國不改變經濟轉型總體計劃,徐徐推進實現高質量發展之路。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