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澄:公院仁醫難見一面 還看星空下的大灣區?

2021-10-29
丁海澄
90後自由工作者
 
AAA

 6.jpg

立法會通過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的條例草案後,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寫了一篇文章,藉住播放中的電視劇《星空下的仁醫》,說醫生獲得病人信任至為重要。現實情況是,在香港,病人想見公立醫院專科醫生一面也有難度。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早前承認,公院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太長,並不理想,傳媒近日報道,政府為進一步便利大灣區港人就醫,會研究擴大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資助範圍。該院院長盧寵茂順帶建議,政府可資助香港公院病人,到該院做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檢查,協助縮短公院輪候時間。

本月初發表的施政報告於醫療範疇着墨不多,雖提及要全面檢討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但未有具體方向。根據醫管局文件,截至今年3月,整體非緊急病人輪候磁力共振時間為124周,即2年多;「重災區」九龍中聯網需輪候189周,即3年多。專科門診輪候時間也長得令人難以接受,以內科專科門診為例,截至今年6月底,7個聯網內科穩定新症最長輪候時間,介乎107周至151周,即約2年至3年,這些問題多年來也未能解決。

施政報告提出建構「北部都會區」,隨着將來往來大灣區的市民增加,有望將他們的醫療需求由香港轉移到大灣區。盧教授的建議也需其他政策配合,如公院與港大深圳醫院醫療病歷互通、資助額向北流、交通配套等。最重要是市民信任及接受大灣區醫療。

不過,上述措施對紓緩本港公院輪候時間只是杯水車薪,而且遠水難救近火,倒不如先聚焦檢討現行政策成效。2017年特首在施政報告提倡設立地區康健中心,以基層醫療減輕公院壓力。地區康健中心以預防患病為主,提供健康風險評估、慢性病管理及復康服務等,例如糖尿病或高血壓病人透過康健中心控制好疾病,或者骨折及中風復康進度理想的話,理論上可減少對專科門診的依賴。

不過,以首個葵青地區康健中心為例,開放首年會員人數及服務量均遜預期,談不上協助紓緩公院的壓力。筆者聞說有當區長者表示,沒聽過有地區康健中心,或覺得服務聽起來很空泛,不及到專科門診見醫生取藥般實際。

要提升康健中心的成效,政府及康健中心承辦商應加強宣傳,主動接觸當區居民,如舉辦免費健康檢查,確診屬輕度而毋須醫生跟進的慢性病病人,可由康健中心的醫療團隊跟進;有需要時可考慮轉介長者以醫療券到私家醫生求診,或專科門診跟進,分擔專科門診的壓力。醫管局也可主動向專科門診病人推廣康健中心,尤其是等候覆診期間可由康健中心協助監察病情,支援病人改善慢性病。

現時長長的輪候人龍如何疏導?醫管局應加快及擴大公私營協作計劃。筆者早已安排在普通科門診覆診的親人,參加醫管局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改為由私家醫生跟進,包括一年四次門診覆診及六次偶發性疾病求診,病人只需支付門診費用,其餘由醫管局資助;親人也認為這個覆診模式較有彈性,私家診所亦較近住所。

醫管局也有在其他服務推行公私營協作計劃,但整體推行速度慢;上月才擴展至內科專科門診,之後再於骨科專科門診推行。曾有公院醫生指,醫管局對推行公私營協作計劃有顧慮,擔心私營市場生意增加,公院醫生會轉投私營市場;而私營醫療團體與醫管局商討外判費用及合作過程冗長,要落實計劃並不易。

事實上,公院醫生跳槽蘊含不同原因,不會單純因公私營協作計劃轉介個案多了;從事私營市場者應本着病人為本,協助推行協作計劃。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日前指出,醫管局現缺660名醫生、衞生署缺49名,強調難以評估海外醫生來港數目,但承認不是單靠這批醫生就解決問題。無論如何,在醫生短缺及輪候時間極長的情況下,醫管局必須大膽疏導病人到私營市場,這是短期可行兼最實際見效的方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90後自由工作者,本科主修酒店管理及旅遊業,大學期間曾當逾十份的前線及後勤兼職。熱愛旅遊,醉心攝影,閒時走到社區每個角落,用鏡頭、文字道出人情味的故事。

 

 

延伸閱讀
  • 部分患者憂慮若事前尋求其他腫瘤專科醫生的意見,或會影響他其後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的流程,其實是誤解,反而等候期間給其他腫瘤專科醫生作預先診療,一方面更能配合未來公立醫院治療流程,更可減少因延誤診療而可能出現的病情惡化等問題,事半而功倍。

    李兆康  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