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MIRROR為何在香港走紅?
(MIRROR Facebook圖片)
11月3日是香港甚麼重要的紀念日?我這幾天隨機詢問了身邊一些香港朋友,上了年紀的大多答不出來,平日稍微有留意娛樂新聞的年輕朋友們則能一口答出:這一天是MIRROR出道三周年的日子。
MIRROR是近年在香港突然冒起的一個男子組合偶像團體,源於免費電視台Viu TV於2018年舉辦的選秀節目《全民造星》。電視台賽後簽下12名有潛質的參賽者,在當年11月3日正式宣布組團為MIRROR(鏡子)及進軍樂壇。
ViuTV當時組建這支男團,原意是希望栽培出自己的藝人明星,與長期壟斷香港電視圈的無綫電視台抗衡。豈料無心插柳,MIRROR經過兩年的發展,竟然在今年爆紅,取代無綫許多知名的一線明星,深受跨年齡層尤其是年輕一代歡迎,每次出席公開活動都會造成萬人空巷的畫面。
其中,一眾女「鏡粉」對MIRROR的瘋狂追捧,令不少男朋友和丈夫們感到備受冷落,有「苦主」丈夫較早前成立面書群組「老婆嫁了給Mirror導致婚姻破裂關注組」,互訴苦水。不料群組會員迅速以幾何級數上升,在不足一周內增至近30萬,成為全港熱話,更引起歐美媒體報道。
由於實在太受歡迎,MIRROR各成員在過去一年紛紛為大量知名品牌代言和宣傳,無論是巴士車身、地鐵車廂,抑或社交網絡等,MIRROR的身影都無處不在。根據廣告媒體監察公司adman Go日前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在今年第三季全港前50名廣告開支最高品牌中,有13個品牌都曾邀請MIRROR合作推廣,佔比高達26%。
不知不覺,MIRROR成軍三周年紀念。ViuTV有見MIRROR人氣有增無減,早前舉行三周年大型紀念活動。
除了一眾「鏡粉」陷入瘋狂搶票潮,MIRROR成員的各大粉絲團也推出了各種不同的聲援活動,包括自掏腰包為各位偶像在各區打廣告,以及在網絡上宣傳,為活動造勢。
公允地說,MIRROR的風格充滿韓國色彩,部分成員唱功欠佳,和上世紀90年代香港一線明星各具個人獨特魅力可謂相差十萬八千里。但MIRROR依然成為眼下香港紅到發紫的偶像團體,深入各個階層,背後的原因頗值得玩味。
某種程度上而言,MIRROR爆紅現象與近年香港演藝界的沒落有一定關連。踏入千禧年,隨着張國榮、梅艷芳和羅文等巨星逝去,四大天王等又都年過半百,加上近年愈來愈多港星北上發展,香港娛樂圈過去十多年已風光不再。本地觀眾對廣東歌及影視劇熱情大減,轉而追看韓日及中國大陸節目。
相比之下,MIRROR出道以來,就以港產男團組合自居,一直強調本地市場,表演風格本土化,很自然就能夠吸引到一批年輕樂迷,並為沉寂已久的香港娛樂圈裏迎來了一股難得的生氣。
另外,以前的粉絲追星大多是購買偶像的唱片或者演唱會門票;踏入社交媒體新時代,粉絲更看重與偶像之間的互動。MIRROR源於ViuTV的《全民造星》節目,正好符合了今時今日年輕人追星的模式。許多香港年輕人經歷了MIRROR整個崛起的過程,參與了網絡投票、在社交媒體上幫忙造勢,進而成為忠誠的「鏡粉」。
當然,不得不說的是,近年香港社會因為政治議題而嚴重撕裂,才是造就政治色彩淡薄的MIRROR冒起的主因。
香港民主派支持者經歷2019年的政治運動事件後,要麼離開香港,要麼留下來噤聲不談政治。基於民主派的敵人(無綫)的敵人(ViuTV)是朋友的考量,ViuTV旗下藝人MIRROR也就很輕易得到他們的肯定,在過去一年凝聚了大批泛民年輕人的支持。
對建制派來說,MIRROR從未表達政治立場,具有中性的政治形象。難得他們可以吸引年輕黃絲遠離政治僵局,放下社會大事,自然是樂見其成。至於向來忌諱在政治話題表態的香港廣告商,近年一直苦惱無明星代言可用,MIRROR冒起,旋即成為新寵。
從這個角度來看,MIRROR的走紅只是短期現象還是具有持續性,尚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香港新生「飯圈」目前知名度仍局限在本土,以後能否衝出香港,走出亞洲甚至國際,MIRROR還需要加倍努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