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無問西東
大陸數年前有一部勇奪票房冠軍的電影,以中國抗戰時期最大規模遷校行動的西南聯大為背景。
片名《無問西東》取自清華大學的一句歌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據聞主演的章子怡、黃曉明當初沒看完劇本已淚流滿面。
筆者不久前採寫「可能是地球上最年長的書法老師」、已逾百歲的客家前輩余寄撫,引發近千留言。筆者其實不諳書法,當日與余老交談感受最深刻的,反而是發生在粵東的一段幾乎湮沒在歷史塵煙中的遷校往事。
話說這位書法老師余寄撫天資聰敏,當年沒有讀高一高二,竟然考上高三,就讀華南中學。香港人對這所學校幾乎聞所未聞,有些人甚至會誤以為是位於深水埗的天主教南華中學。事實上,前者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由大埔客家人李東星、郭兆華在香港創辦的,後者則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創辦於1946年。
因為日本侵華,「華南版的無問西東」也曾上演。為躲避紛飛戰火,與西南聯大的師生們有着同樣的經歷,廣東大批的高等院校也在顛簸流離中弦歌不輟,在炮火連天的歲月延續中國教育的星星之火。
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時期搬遷至梅州的學校包括國立中山大學、私立廣州大學、嶺南大學等8所高校,以及廣東省立仲元中學、香港的華南中學、廣州私立國光中學3所中學,共計20處辦學舊址,主要分布在梅江區和興寧市區,其餘散布於興寧市羅浮鎮、五華縣岐嶺鎮和蕉嶺縣文福鎮。
余寄撫的母校,正是香港淪陷之後第一個遷徙至粵東山區復課的學校。校址設在梅縣城大浪口,抗戰勝利後遷至廣州。1948年為遷回香港,校董事會在港督府註冊後,租九龍佐敦道偉晴街一處校舍,余寄撫念念不忘的同鄉兼恩師郭兆華仍為校長。
面對日軍的攻城掠地、飛機的狂轟濫炸,遷校於崇山峻嶺的偏僻之地顯然是最好的選擇。類似華北高校輾輾轉於湖南、雲南,省港各院校的遷徙目的地是粵東。
尤其是梅州,更具復校條件,因為當時戰火尚未燃至梅江,相對安全,其次是作為客家重鎮的梅州,有深厚的崇文重教傳統。筆者的多年好友、嘉應學院客家學院院長肖文評做過考證,當年中山大學全校學生才三千多人,梅州籍的學生有五百多了。也就是說,每七個中大學生,就有一個來自梅州。
梅州亦是無遠弗屆聯通海外的華僑之鄉。《抗戰烽火中的中山大學》有記載,「梅縣華僑在南洋致富後不忘鄉梓,紛紛在家鄉建大屋、辦學校。梅縣共有中學30余間、小學600餘所,為全國之冠。學校本部遷到梅縣後,得益於梅縣優厚的辦學條件,暫得安頓」。國民黨元老、中山大學首任校長鄒魯更為校歌填詞,他也是梅州大埔人。中山大學不同時期的校舍曾由諸多梅州客籍華僑捐資興建,如張弼士堂、永芳堂。
民國時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有一經典名句,「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此語用於形容抗戰時期遠在客家山地的高等院校,可謂貼切。天下聞名的客家圍龍屋,在狼煙四起的歲月,竟然成為一群群懷揣教育救國夢的師生們的課堂。
例如,中山大學是在1945年初遷校本部於梅城的。校址是「三堂四橫一弄」的圍龍屋。每座可供當時人數不多的一個學院使用。研究院、文學院、理學院、醫學院、先修班以及師範學院附中的部分師生都在圍龍屋上課。其他學院暫駐梅城四周,譬如法學院在蕉嶺路亭,農學院在五華岐嶺,工學院在興寧東壩。
廣州大學在1944年秋遷徙至興寧的朝天圍。這是典型的傳統客家圍龍屋,建築面積接近四千平方米,有6廳98間房。廣州大學在這裡一年舉辦了兩次招生考試。寬敞環抱的客家風格民宅、斑駁的黃土墻壁,見證了那段書聲朗朗的崢嶸歲月。大門的詩聯一對:詩庚棠棣懷為愛,庭長芝蘭挹異芬;和氣始能生瑞氣,書聲方可振家聲。讀書人,在以自己的方式救國救亡。
余寄撫在華南中學畢業後,考上了廣東省立文理學院(華南師範大學前身)。他在1948年來港,一直從事教育工作,職業生涯長逾七十個春秋,其中任職勞工子弟學校、用明學校逾三十多年,退休後在香港工聯會、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書法愛好者協會擔任書法教師逾四十個寒暑。
客家學泰斗羅香林的最後一位入室弟子、香港大學馬楚堅教授看了文章之後告訴筆者,余先生當年讀省立文理學院,時任校長正是羅香林。筆者深深感受到,時空交錯、風雲際會之間,有太多的珍貴史料需要後輩去控掘、整理和保存。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