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客家元素與意象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深圳市烹飪協會創會會長黃平是筆者的同學,正在帶領旗下團隊密羅緊鼓為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炮製大餐,問筆者「都有哪些元素,讓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客家的」。
客家是漢族的一個民系,節慶、習俗與其它民系是共通的,但確實有其特徵,譬如客家話,與潮州話、粵語、閩南話、四川話就明顯不同。由於篇幅所限,本文簡單介紹黃平同學所希望的可以食物、裝飾或器皿「立體呈現」的客家元素。
(筆者與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深圳市烹飪協會創會會長黃平留影。)
飲食方面,釀豆腐、梅菜扣肉、鹽焗雞、紅燜豬肉等一上桌,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客家菜,這實際上就構成了族群符號。「娘酒」,也打上了深深的客家烙印。相傳客家人釀酒的源起,是給坐月子的女性補身子。這種用糙糯米為原材料製成的黃酒,也就稱為「娘酒」。在廣東河源:娘酒又被稱為「客家喜酒」,添丁宴席必備。
也有史家認為,中國人稱黃河為「母親河」,從黃河流域南遷的客家人稱黃酒為「娘酒」以示紀念,流傳至今。姑且不論娘酒名稱的由來,但娘酒構成了客家族群的集體記憶,卻是不爭的事實。
客家民居之圍龍屋,作為漢民族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也具有鮮明的族群特徵。圍龍屋的類型多達十餘種,其中以土樓、半月型、城堡式、四角樓最具特色。
福建永定土樓是圍屋的經典之作,幾乎成了客家文化的圖騰。圍樓猶如「天上掉下來的飛碟,地下冒出來的蘑菇」,其設計創意令許多慕名考察的西方建築學家都驚嘆不已。
半月形圍屋主要分佈在筆者的家鄉粵東梅州各縣。「半月型圍屋」,僅憑名稱已能想像田園牧歌的詩情畫意:大門前必有一塊曬稻穀的禾坪、半月型荷花搖曳蛙聲此起彼伏的池塘。禾坪除了曬穀亦可乘涼,是宗族節慶及孩童嬉戲的樂園。池塘兼有蓄水、養魚、洗滌、防火、抗旱的功能。對詩書傳家的客家讀書人而言,天光雲影如鏡的池塘、春風秋月下自家庭院,自古以來都考取功名、放飛心情的好去處。
圍龍屋主要分佈在客家人聚居的閩西、贛南、粵東、粵北,並散見於台灣的屏東、雲林、苗栗、新竹、台中東勢等。在香港,筆者曾經介紹的沙田曾大屋、八鄉吳家村郁青別墅、荃灣三棟屋、柴灣羅屋、元朗慎德居、蔭華盧,都是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客家圍屋。
四角樓多見粵東北如河源、惠州、韶關等地,與福建的方形土樓和江西的「土圍子」一脈相承,但更突出防禦自衛功能。顧名思義,四角樓呈方形,更準確地說是長方形。整個建築的四端加建碉樓及瞭望塔,牆身有槍眼,大門的牆根設有看家護院的大黃狗自由進出的孔洞。
火龍舞也是客家文化的亮麗品牌,現在香港僅有兩個地方仍在延續此傳統,一是港島大坑,另一是薄扶林村。儘管香港急速發展,不斷有很多非客家居民遷入港島這兩個客家村,但在中秋節晚上舞火龍的習俗,百年來始終如一。
舞火龍的班底騰跳躍動,所以通常需要客家武術的功底。數十壯漢撐起一條插滿香燭、長逾數六十米甚至近百米的火龍上下翻騰追逐「龍珠」。所謂龍珠,是插滿香燭的球體,由一驃壯漢子高擎轉動並引領前路。
筆者小時候在梅州每年節慶都見火龍舞。與香港不同的是,家鄉火龍身上燃點的香柱粗大逾十倍,舞龍的青壯年皆赤膊上陣,煙霧瀰漫之中火星四濺,在夜間甚為壯觀。但點點香火灑落在這些灰燼滿臉、揮汗如雨的光膀漢子的身上,看著都痛,但亦可籍此窺見客家「男兒當自強」的蠻勁和拚搏精神。
有一齣港產片的場景,把舞火龍拍得非常唯美,那就是2019年上映的《花椒之味》,改編自香港才女張小嫻的小說《我的愛如此麻辣》。此電影由許鞍華監製,麥曦茵執導。鄭秀文、李曉峯主演,鍾鎮濤、任賢齊、劉德華等幾位大明星客串。
客家婦女的這種涼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鄉村,可謂隨處可見。用薄薄的篾片、麥稈或漂白的棕葉編織的,狀似鬥笠,圓形、平面、頂部中間留空,縫以布料,有些還繡著梅花等紋飾。帽沿垂掛布巾。年輕姑娘們若在垂布的兩端編織兩條五顏六色的彩帶,人們一看就知道這姑娘雲英未嫁。
由於這種款式有別於南方鄉野農夫常用的鬥笠,彩布飄飄,在田園牧歌的耕植年代,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客家人還習慣稱之為涼帽或者涼笠,防曬、防雨、防塵三種功能兼備。農閒歇腳,從頭上摘下來當葵扇,招來涼風席席,涼爽宜人。
有一件很不起眼的小飾物,可以襯托喜慶氣氛。這就是流行了千百年的織帶,也是客家婦女的集體記憶。舊時候,不論是大家閨秀、小家碧玉,還是生活在深山老林的村婦,都具備開動機杼編織的技能。寫於南北朝的《木蘭辭》(佚名),描述花木蘭從軍之前「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的情景,是自古以來客家婦女的生活寫照。
傳統上,客家婦女都要懂「針頭線尾」,亦即縫紉、刺繡、裁補、紡織等女紅,用時興的說法就是DIY,自己動手搞掂。一條小小的花帶,可能是客家婦女在農閒或是夜深人靜、孩子哄睡後,依在油燈旁,用一雙巧手編織而成,是客家婦女秀外慧中、吃苦耐勞的象徵。
非常遺憾的是,美麗的織帶漸漸飄失在歷史時空,技藝的失傳是大概率的事。在香港,懂得織帶的客家婦女可能屈指可數。願意坐下來學藝的女孩子越來越少,眼見傳統手工藝難以保育傳承,確實令人感嘆噓唏。
木屐雖然不是客家獨有,但客家人對木屐有著不解情結。舊時候進進出出香港的華僑,都會在土特產雜貨店買木屐,因為木屐不僅是土特產,更是客家印象的參照物。
別以為木屐老土,花屐甚至融入客家人的婚嫁習俗。新娘一定要備兩雙紅木屐作為嫁妝,於迎親時送抵男方家。舊時候客家人有「千石萬石(糧),不如床下兩雙屐」之說,可見婚姻幸福美滿,比甚麼都重要。
眾所周知,麒麟和龍、鳳凰、貔貅一樣,都是不存在的神獸,但又是中國文化重要的圖騰元素。
其中,龍是百獸之王,是權勢和力量的象徵,「龍顏大怒」、「龍騰虎躍」,山川走勢常常被稱為龍脈都是例子。麒麟很不一樣,是仁愛的象徵。客家人視麒麟為溫良謙恭之獸,用以祈福避邪。在香港的客家村落,每逢農曆新年、太平清醮、嫁娶壽宴,都能看到麒麟舞動的場面。
麒麟舞和舞獅相似,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民間藝術,最早源自中原,多在節慶時登場。但南北方及不同族群的麒麟,造型往往不同。南粵最常見的麒麟舞來自客家,現已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麒麟舞亦被香港政府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概在康熙復界以後,麒麟舞隨原居民於粵、贑客家人南遷到香港,植根香港逾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