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有理》統計學理論及語言障礙
兒童的語言發展迅速,由出生開始的短短幾年間,只要父母跟他說話及互動,自自然然便能掌握語音、詞彙、句子及複雜的文法。究竟這是怎樣做到的呢?最早期的說法是每個人腦中有一個與生俱來的語言學習器,只要環境提供語言刺激便能啟動,學習各種文法;也有其他理論提出語言能力是隨着認知能力增長,及兒童是透過不斷使用語言來慢慢學習文法等等。
最近期的一個說法,是統計學理論 (Statistical Learning)。統計學理論是潛意識學習的一種,指我們能夠在環境提供的資料中自行分析,慢慢抽取當中的規則,不用別人明顯地教授,就能學習到新的知識,整個過程是不為意的。應用在語言學習上,研究指出幼童能潛意識地留意到語言或語音中一些重複出現的規則,這能解釋為甚麼父母不會向幼兒教文法,但幼兒仍然能單靠在平日聽到的語言中抽取規則,建立自己的句子。
語言障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語言障礙的成因很多,撇除生理上的原因 (如智力障礙、自閉症、腦癱瘓等),發展性的語言障礙最為常見。特徵包括詞彙貧乏、句子過於簡短,及不能理解複雜的語句等。根據統計學理論的解釋,發展性語言障礙的兒童,多數是未能作完善的潛意識學習,即他們未能自行在平日接觸的語言中抽取文法規則去幫助語言發展。研究指出,只要適當地增加語言刺激,語障的兒童也能慢慢地意識到文法規則,應用在理解表達上。
在言語治療師的協助下,家長可以用以下方法讓兒童有系統地接收多些語言:假設訓練目標是「動詞 + 完」去表示完成的動作,家長可以在平日的情境,多跟兒童說有「完」字的不同句式, 例如:你做完功課可以玩/我哋食完飯去公園/考完試就帶你去買玩具等等。兒童在真實情境下聽多了,久而久之會在不同的句子意識到「動詞 +完」的用法,慢慢懂得在表達上應用。所以不用硬性要求兒童重覆句子,只要適當地增加互動的語言刺激,便足以令兒童在表達上進步。當然,言語治療師還會用其他實證的方法,家長可以在評估後徵詢言語治療師的意見,找出最適切的方法,針對性地提升兒童的語言能力。
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臨床導師李穎怡博士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