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豐恐龍「復活」
雲南祿豐有「恐龍之鄉」之稱,早在1938年考古工作者就在當地發現了中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被稱為「中國第一龍」的「許氏祿豐龍」。近期有村民又無意間發現了兩具恐龍化石骨架,因為大雨泥土被沖而顯露出來,中科院和當地的恐龍化石保護中心啟動緊急搶救工作。
這次發現一個特別之處是周圍陸續找到很多的恐龍化石,而且都是保存得非常完整,規模很大。目前為止全球發現的恐龍以白堊紀、侏羅紀中晚期多一些,今次祿豐發現的恐龍是侏羅紀早期種類,對世界的古脊椎動物研究是一個非常大發現。
這次發現的恐龍估計長8米、高3米。由於和已經發現的祿豐龍非常接近,估計體重約4噸,是植食性恐龍,頭部偏小,智商比較低。恐龍的屬種、性別、年齡仍然是待解之謎。而早在1995年發現的恐龍化石所在地,更成為世界最大的恐龍化石群,如今這片遺址已被打造成祿豐世界恐龍谷。目前,中國考古學者發現最多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恐龍化石,數量位居世界第一,不過仍未有發現恐龍此起源階段,是三疊紀時期的恐龍化石。
恐龍化石對於人類研究恐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怎樣利用這些珍貴的化石是一門學問,尤其是化石修復重建恐龍的外形是研究的重要一環。
找到化石之後,需要進一步探索恐龍的內部結構,科學家經常問,如何在不損壞化石下可以研究呢? 今天技術進步了,利用3D掃描不但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化石,還能直接打印出一整隻恐龍。
3D使用激光190萬次每秒的掃描速率極速捕捉恐龍化石全貌數據,0.025mm的掃描精度高度還原恐龍化石的所有紋理細節,包括骨骼表面凹凸不平的痕迹、化石成化過程中自然形成的紋理與肌理,都能細緻入微地地呈現。祿豐龍的3D模型就放在雲南生物多樣性大會展廳的會場內,8米長的恐龍實物模型,由3D掃描到3D打印,只用了20日,通過3D掃描真實還原,由於材料輕,打印出來的恐龍骨骼模型只有3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