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輝:善用「代理人」追蹤源頭 減控疫困難
近日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全球肆虐,疫情浪潮席捲香港。過年前一名國泰航空的空中服務員違反家居檢疫禁令,與家人到又一城望月樓用膳而散播病毒,至今傳染多人,包括其父親甚至其他食客;被感染者之後亦各自有社交活動,行山、宴會、出外食飯等,結果將病毒進一步擴散,牽連甚廣。該名空中服務員的行為非常自私、不負責任,遭全城強烈譴責。
政府有關當局很清楚,盡快切斷傳播鏈是唯一防止疫情蔓延的方法,因此用盡所有辦法,尋找當天與空中服務員同時間在望月樓用膳的人,最後透過追蹤酒樓的信用卡、八達通等結帳紀錄,在一星期之內成功地與所有食客聯絡,要求他們進行檢測。
安心出行程式 無助望月樓「尋人」
有業界人士對政府的「人肉搜尋」行動議論紛紛,不少認為「尋人」過程勞師動眾,而且費時失事,花上了一周時間之多,效率極低,絕非今天數碼世代可接受;更有些網民批評,「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對「尋人」任務作用有限,形同虛設。
以上批評針對「安心出行」程式沒設追蹤功能:用家在食肆或其他地方掃描二維碼,其紀錄不會上載到政府數據中心,只留在用家的手機內,若用家去過的某一個地方曾經出現過疑似確診者,便會透過手機的自動查詢程式,得悉自己要進行檢測;然而,用家前去檢測與否全屬自願性質,政府並無法強制。
正因如此,政府行動經常出現漏網之魚,大大窒礙防疫抗疫進程,且看近日望月樓、生日派對等事件便是明顯例子。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做法與內地「健康碼」做法並不一致,而這差異正是香港與內地在「不檢疫通關」談判中出現的主要障礙之一。
防疫屬當務之急 應特事特辦
考慮到部分市民的要求、以及個人私隱條例,政府在「安心出行」程式設計上堅持採用資料不外傳的做法,表面上合理合法,然而現實中面對危急突發事件時,政府應該「特事特辦」,而防疫抗疫是全港當務之急,因此十分具必要性,而望月樓事件正正反映出這做法效果不彰。
有業界人士建議「安心出行」程式採用實名制,但這做法亦於事無補,因為程式只有單向通知功能,政府無法從它知道用家行蹤,那麼政府又怎可能獲得用家的實名呢?
以望月樓群組而言,政府無辦法透過「安心出行」程式,立刻找出所有當時的食客,因此有關部門還是需要利用其他途徑(如八達通紀錄)追蹤相關緊密接觸者。既然最終也是要進行用家追蹤,那政府為甚麼不考慮直接把此功能包含在「安心出行」及「港安碼」系統之內呢?
其實市民最擔心的,是自身行蹤被政府掌握,所以反對「安心出行」上載用家行蹤紀錄資料;另一方面,把資料儲存在手機上,除非用家自願提供,否則政府很難徹底找出相關接觸者,影響防疫抗疫工作。
在這兩難的情況之下,有業界人士曾建議政府直接採用八達通,強制食肆及其他地方要求客人光顧時先拍卡,此舉便可以把其行蹤記錄下來,方便政府日後有需要時進行追蹤;不過,此方案需要用家實名登記,但當前並非所有市民都持有實名八達通卡。
商戶「拍卡器」儲資料 加快追蹤
有見及此,筆者建議另外一種「代理人」(Proxy)追蹤方案:政府可以要求食肆及商戶裝設可記錄顧客資料的「拍卡器」,系統可以同時間把顧客「安心出行」程式資料保存在其手機及店內「拍卡器」,如此市民既不用擔心個人行蹤資料直接轉交政府,政府亦可以透過商戶更快取得接觸者資料。
切斷傳播鏈必須從源頭做起,以望月樓群組為例,政府應該強制該名空中服務員外出,例如把他送到竹蒿灣強制檢疫,不要把責任交給國泰航空。若政府果真如此處理,被送到竹蒿灣強檢的人數就不會多達百人以上。政府既然可以果斷地勒令把所有密切接觸者送入隔離營,為甚麼不能果斷地一開始出現初步確診個案時,便嚴厲地監控源頭播毒者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