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明:平衡隱私與便利之道
政府雖然坐擁眾多市民的個人資料,但常被批評不懂得善用,往往造成擾民之舉,令市民不滿。
例如政府早前向24萬名曾以「永久離港」為由提取強積金的市民發放短訊,指他們表面上不符合領取第二期消費券的資格,須向入境處申請在港記錄證明,引來熱議。有指當局明明有市民的報稅資料,卻不主動查核有關記錄,反要市民自行提供如糧單、租單、信用卡記錄、公立醫院求診資料等在港生活證明,以作覆核。事件令人反思,個人私隱與生活便利之間應如何取捨?
一項調查發現,在1,000名受訪者中,近七成表示希望品牌能根據自己的網上行為自動調整內容,令它更個人化;四成多受訪者更表示,與差劣的設計相比,缺乏個人化的內容更容易使人不願光顧,這反映出有部分市民在權衡隱私與便利之間時,寧願選擇便利。
而另一項訪問了5,000多名消費者的全球調查也發現,消費者一般不介意商戶分享自己的個人數據,76%受訪者指,這令客戶體驗(CX)更佳;不過,矛盾的是,在同一個調查中,有67%受訪者擔心身份資料被盜、57%更曾被洩漏資料。
的而且確,要在隱私與便利取得平衡,並非易事。而在眾多個人資料中,我認為關於財務(稅務局)和健康(醫管局)是最需要保護的個人資訊,至於其他如出入境、強積金、手機活動等,則可以斟酌情況,如作規劃智慧出行,則要考慮只限於令人不能識別個人身份的整合資訊。
無論如何,善用數據定必有助提升城市效率,但當局在運用時,則須審慎處理,並要保持數據使用的透明度,若能給予市民有選擇是否分享的權利,如加入「刪除」這個選項則更佳。這樣,市民的個人資訊便能在知情的情況下使用,減少各方的疑慮,定能加快城市數碼化的步伐。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