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障委員會:現金交易 傳播病毒?
疫情兩年來反覆不定,人人抗疫,各有心德;早前有政府專家指出要妥善佩戴口罩可預防接觸病毒,也有專家在追查確診者感染源頭時,懷疑有確診者因接觸現金鈔票而增加傳播病毒給其他接觸者的風險。
減少使用現金接觸式交易,就會以非現金支付選擇作替代,令電子支付工具在疫情下加速普及。最近政府「派錢」,都是用四個電子支付工具平台發放消費券的形式,以鼓勵更多人認識及使用電子支付,加上電子支付工具更不時有購物優惠折扣,勢必吸引更多市民使用。
其實電子支付工具有它的好處,不僅為我們日常生活帶來方便,使我們不用帶大量現金外出,亦能令交易更快捷更安全地進行,現在更能為防疫添加一分力。不過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雖然電子支付工具或電子錢包已綁定銀行卡,但存放在裏面的錢並不被界定為持牌銀行的存款,所以是不屬於存款保障計劃的受保範圍。電子支付工具是受金管局實施的《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所監管。
隨着電子支付工具,虛擬銀行及網上銀行亦變得愈來愈普及,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亦與時並進,不僅在2019年將虛擬銀行的合資格存款納入計劃保障範圍,更於2021年引進新的電子支付渠道以加快發放補償。當銀行倒閉時,存款人無需作任何申請或登記,存保會將使用來自倒閉銀行的存戶資料,計算受影響存戶的合資格存款,繼而自動發放補償;在大部份情形下,存款人可於一週內收到應得的補償。除以郵寄支票的形式發放補償外,現更可採用電子支付渠道,以直接轉帳方式,透過存保會指定的代理銀行或「轉數快」發放補償,直接存入帳戶,存款人亦無需再入票過數,更方便快捷地獲到補償。
不論是過去還是未來,存保計劃都會致力為存款人提供周全的保障,縱然世界在變,我們的守護卻是依然。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