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猴」不是猴
造型別致、有點像猴子的玩偶,穿戴裝備,化身運動員,表演各種冰雪運動,這段在北京冬奧期間推出的短片,引來了不少小朋友、大朋友的好奇,這些玩偶稱作「毛猴」。
毛猴是北京傳統手工藝品,曾是無數北京人童年生活的快樂記憶。毛猴的主題,著重體現北京民俗文化,由婚喪嫁娶、日常生活、走街叫賣,還有民俗表演、花卉、曲藝,都一一呈現出來。
創作上並沒有過多的臉部刻畫,而是靠師傅的一雙巧手,造出活潑、靈巧的肢體動作。製作毛猴不難,但要造出特色,要平日多觀察生活、民俗題材,甚至到圖書館、美術館找靈感。
毛猴的製作材料原來是中藥材。相傳清朝京城一間中藥房的夥計,被賬房先生罵完覺得委屈,就用蟬蛻等藥材粘了個尖嘴猴腮的「賬房先生」來發洩,雖然原意是「惡搞」,但藥房老闆從中看出「商機」,把蟬蛻、辛夷、白芨和木通等幾味中藥單獨包裝出售,稱「猴料」。家長買「猴料」給小孩製作毛猴,漸漸成了逢年過節的一個傳統。
蟬蛻,即是蚱蟬羽化時蛻下的殼,搜集回來之後要經過多次清洗,至於用來做猴身的辛夷需要修剪得平整順滑。
用來做猴頭和四肢的蟬蛻,根據不同的製作要求進行拆分,過程要很小心,因為乾燥的蟬蛻質地較脆,極易損壞。蟬蛻粗壯的前腿一般用來製作毛猴的腿部,細短的後腿就成為手臂。要用細小易斷的材料,刻劃出毛猴的喜怒哀樂,考驗匠人創作的耐力和藝術造詣。
在毛猴的多種姿態中,又以坐姿製作難度最大,彎曲的雙腿對選材極為講究,既難塑形又不易掌握比例。
由於毛猴講求展現人生百態,就像話劇創作一樣,毛猴的出場次序、角色分配、站位,師傅腦海中都要先有盤算,甚至要預先畫出分鏡劇本。
「三分做猴,七分做景」是毛猴師傅的經驗之談,複雜的場景製作也非常考驗心力,一些大型場景作品往往需要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製作。師傅會用日常生活的廢棄物品來造景,平日毫不起眼的小物件,在他們手中都能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