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明:疫情衝擊市民的精神健康

2022-05-18
鄧淑明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AAA

 shutterstock_1056416111 (1).jpg

2019年的社會事件和持續兩年多的新冠疫情,令很多香港人身心俱疲,尤其第五波疫情爆炸式擴散,不少港人情緒都遭受到海嘯式的衝擊。

世界衞生組織指出,精神疾病如情緒病或抑鬱症,可引發生理疾病並引致自殺。香港大學「防止自殺早期預警系統」發現,本港自殺個案由2月下旬開始攀升,至3月下旬達兩年高峰,期內「7天自殺估值」顯示每日有4人自殺,較去年同期激增一倍;在各年齡層中,以65歲或以上長者自殺個案最多。如果情況持續,一年可能會多達1,400人自殺,還較2003年「沙士」襲港時1,264人的自殺數字為多,顯示港人精神健康再次嚴重受到打擊。

疫情之下,港人的精神健康更值得關注。現時,社會對精神健康服務的需求不斷上升,但礙於私家醫生收費不菲(調查指諮詢費每次介乎790至3,000港元),許多患者求助也只能尋找公營醫療服務(香港居民公立專科門診首次診金135港元,其後每次80港元)。可是,公營醫生人數增幅遠遠追不上病患者的增長。

過去10年,醫院管理局精神科服務的病人人數上升了45%,從2011至12年度的18.6萬名,增至2020至21年度的27.1萬。而醫管局的精神科醫生人數則僅增加16%,即390名,平均每10萬名市民只有5.2名政府精神科醫生,遠低於眾多中高收入國家每10萬人有15名精神科醫生之水平。

雖然,政府近年在精神健康服務方面明顯增加了資源,在2020至21年度此範疇佔醫管局總開支6%至56億元,過去5年撥款上升了23%,但因應疫情的影響,現時的資源是否仍然足夠,便須加以審視。

正如平等機會委員會前主席陳章明教授表示,「精神病患者需要的不只是藥物和治療」,我們的精神健康政策必須要多管齊下,當局應多體察民情,並配合社會變化,力求全方位改善市民的精神健康。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續一年,市民大眾難免出現抗疫疲勞,有關當局應善用互動地圖儀表板提升資訊的透明度,同時要持續優化系統,令資訊更全面和人性化,以穩定民心,增強防疫成效。

    鄧淑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