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展豪:「搶人才」 行動最實際

2022-09-20
盧展豪
鋑聯控股執行董事暨行政總裁(工商舖)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9-20 at 11.27.23 AM.jpeg

城市發展需要明確路向,若然政府施政模稜兩可,商賈、市民眼見前路茫茫,亦不敢貿然投資。全球經歷了兩年多疫情,香港封關多時,嚴謹的防控措施令不少投資者卻步,多間國際企業及本地專才亦轉投其他市場。而且香港的長期競爭對手新加坡早於今年4月實施免檢疫通關,更計劃推出條件優厚的新簽證計劃,吸納專才,而一直只嗌「搶人才」口號的香港,繼續原地踏步,文風不動,等同把自己推向「死胡同」。

香港矢志營造北部都會區,發展創科產業,未來須吸納大量專才與技術,惟現時港府仍未推出明確措施。反觀新加坡將於明年起,增設「海外網絡和專業簽證」,讓月入達3萬新加坡元的外籍人士申請,獲取5年的簽證,期間可自由轉換工作及自由出入國境,並無居留在新加坡的時間限制,而且其醫療及公共服務待遇等同當地公民,申請者亦可帶同家屬到當地居留及就業。

筆者相信,港府早已知道與國際通關的重要性,而與內地通關則要達到更嚴謹標準,跟前者背道而馳。針無兩頭利,一邊放寬,另一邊則收緊,當中取捨,實為困難,惟亦不能長期處於膠着狀態。需知道,內地人口14億,疫情爆發將牽一髮而動全身,醫療體系實在難以支撐,亦容易造成紛亂,影響深遠,因此採取「人命行先」的嚴防嚴控。而香港處境特殊,既然難以貼切跟隨,便要自找出路。

老實說,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屬對外型經濟,可是防疫政策仍較保守,與國際趨勢大相逕庭,試問這樣如果履行中央於七一時所交予的功課,怎能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呢?

再者,港人早已出現抗疫疲勞,不少市民的防疫警覺性早已降低,並恢復社交活動及聚餐。即使近月確診個案衝破萬宗,市民亦如常返工、返學、外出進餐,上上下下也盡可能如常生活,而早前推出的「3+4」隔離檢疫措施,亦未見對染疫數字造成大影響。

既然如此,港府不妨多走一步,於11月本地舉行「國際金融投資峰會」前,盡快落實免檢疫通關,讓本地商貿活動回復正常,經濟早日回暖,方可保持香港的競爭力,並創造更多職位,吸引專才。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的勞動力市場與經濟發展需求完全脫節。我們需要加快轉型升級,發展創新科技,增加輸入高技術人才。但在政壇,香港的勞工界聲音,基本上完全是反映低技術勞工、基層勞工的聲音。這些勞工對外競爭力不強,長期要靠政府的保護政策才能獲取較高的工資,因此選擇排斥外來競爭是對其個人而言正確的選擇。但如果讓這種聲音佔據了主導地位,那麼對香港的發展會形成障礙。

    文瑜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