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瑜:擴闊輸入人才利發展 勞工界須戰勝自己

2023-05-23
文瑜
時事評論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3-05-23 at 12.11.24 (1).jpeg

政府檢視「人才清單」,將涵蓋的專業擴大至51項,有利於香港引進外地人才來港工作。我一貫的態度,對此都是樂見其成。不過一些勞工界代表當然要「為勞工發聲」,說這樣做猶如「中門大開」,而且政府事前沒有諮詢勞工界,應該諮詢個別界別,並且制定名額限制。對於勞工界所言,我認為純粹是屁股決定腦袋的言論,維護個人私利無可厚非,但如果香港的走向受這種狹隘的利益所左右,則前途不容樂觀。

首先,政府將涵蓋的專業擴大,是有針對性地滿足香港發展所需,打破一些樽頸。例如建造業,未來要加快公私營房屋建設,加快「北都區」和交椅洲人工島的建設等,都要有更多的建造業人才;又例如醫療衛生人才,是香港社會長期緊缺的。

其次,擴闊「人才清單」有緩解社會矛盾的實際作用。例如院舍護理員這些缺人的行業,過往要輸入人才要刊登本地招聘廣告四個星期,證明在本地難請人,但列入清單後,以後就可以節省這四星期的時間,作用應該是明顯的。

再次,我不認同政府要逐一諮詢51個專業的勞工界代表才能下決定。這麼闊的範圍,諮詢要花很長時間,不切實際。另外大家不要有一種諮詢萬能的想法,以為經過諮詢所作的決定就一定正確。假設一個人是做建築工人扎鐵工的,你問他,香港到底需要多少個扎鐵工才足夠?開玩笑,他怎麼知道?好多時只是出於保護個人利益選擇一個答案,諮詢的結果就是得到偏見,所謂制定名額限制更加是不切實際。

總括而言,我一向支持在勞動力市場上,政府應該減少其有形之手的影響,將資源有效配置的權力還給市場。政府可以有經濟政策、產業政策,但具體每一個行業未來的發展速度和進度,說實話,世界上沒有一個政府能準確掌握,也不應該掌握。技術創新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原動力,政府的干預太多很多時候是好心做壞事。

shutterstock_83604991.jpg

香港的勞動力市場與經濟發展需求完全脫節。我們需要加快轉型升級,發展創新科技,增加輸入高技術人才。但在政壇,香港的勞工界聲音,基本上完全是反映低技術勞工、基層勞工的聲音。這些勞工對外競爭力不強,長期要靠政府的保護政策才能獲取較高的工資,因此選擇排斥外來競爭是對其個人而言正確的選擇。但如果讓這種聲音佔據了主導地位,那麼對香港的發展會形成障礙。

香港近年完善了選舉制度,但我認為應該要改變議會、選委會等各個選舉界別的代表組成,增加高技術人才、新香港人、少數族裔等一些組別的話語權,這樣才能從政治上由上而下地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當然,這種改變必然是不會受到現在的利益團體和個人的歡迎,阻力甚大。有道是,最大的敵人永遠是自己。為了香港發展大局,勞工界真的要戰勝自己的狹隘利益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筆者重視青年發展藝術科技,樂見教育界推動STEAM培養人才,小學中學及大學教育後青年投入社會成才,亦為下一代經濟之新力軍,需預先考慮人才政策的接力,以吸引於區內發展

    陳承宇博士  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