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千山:不推人口政策 香港難脫困境
搶人才,搶企業,是本屆政府在疫情緩和、對內對外全面通關後,全力以赴,積極推展的施政方針,迄今已為香港爭取到逾萬具潛力的人才,反映香港的吸引力,相信對提振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將漸漸發揮作用。然而,這些不是短期可以見效的,更重要的是香港可以長期倚賴搶人才就能夠獲得經濟再起飛嗎?主觀願望和客觀事實上,顯然都是不可能的。
疫後世界,早已不一樣,外向型經濟的香港,正面對着來自海內外的挑戰,大家都忙於搶人才、搶企業、搶遊客以至搶外匯。一個「搶」字,道出了各自但又相同的目標—人才、企業、遊客和外匯,老實說你搶我搶他又搶,人才、企業必得有看家本領或具號召力的產品或點子,才有被搶受追捧的本錢和價值,逢搶必要爭,逢爭必要分高低,看出價看條件以求取勝。
在創科人才和龍頭企業上,香港在亞洲的老對手就是新加坡,香港可以有高品質的住屋、子女教育等配套支援及時提供嗎?還是像現在,仍要這些搶來的人才與普羅港人一樣去擠三四百呎的樓宇單位?或者繳付相當於房價三成的印花額,才能買得一個像樣的房間?
從官方公布今年以來吸引近兩萬個高端人才入境申請,並已批出近一萬二千個個案來看,可謂喜樂參半。一來反應不差,可見東方之珠對人才仍具磁石效應,另一方面是申請者似乎相當單一化,近九成都來自同一來源地,試問對一向以「聯通國際」聞名的香港是好消息嗎?
再者,香港與海內外搶人才,應該是全方面的,不止創科人才、龍頭企業、醫護精英,還應該包括文創人才、實業幹才,有關方面可曾就這些作出規劃和配套措施呢?假如,像「你好,香港」那樣訂下向海內外旅客送出五十萬張機票,準備招攬三十萬人才,香港人才市場要足夠的胃納量嗎?香港社會,從政府政策、職場結構、就業職缺以至醫療服務,都可以有積極而有效的呼應嗎?
就舉近期行政和立法機關組團訪問灣區城市而對引入「雲巴」深感興趣為例,假設有關公司有三、五十人申請來港,預期一年左右在港大展拳腳,就「雲巴」的開建、規劃以至營運着手工作,運輸及物流局、運輸署、城規會、規劃署、地政署、機電工程署和建築署等部門可以及時配合嗎?區議會、立法會在審議時可以及時開綠燈嗎?這並不是單一例子,而是前車可鑑。回歸初期,香港曾欲引入晶圓廠,結果因為特區政府若干高官反對、既得利益勢力阻撓,加上宣講不足而社會意見紛紜,結果有關晶圓廠改投上海,近年躋身世界十大晶圓廠,香港經濟則錯失轉型升級的良機,至今引為憾事。至於質疑無人機只是玩具而拒開綠燈、不予資助,輕易將初創企業大疆拱手相讓的故事,官員和部門對創科趨勢懞然不知,則令人哭笑不得。
當然,搶人才涉及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方向,必得以短中長期的目光和配套措施去規劃和安排,用時髦的說法就是頂層設計和行動方案。不應該像現在,只是公布一些計劃的名稱和大概內容,有關方案如何與本港經濟發展,包括財政司司長辦公室的經濟預測、貿易發展局、經濟學界(包括金融構構和投資銀行)的數據對應,都是應該認真考慮的。如此才不致於重蹈「頭痛醫頭」覆轍。十年前,醫療部門削減醫護訓練名額,多間醫院也停辦護士學校,結果近幾年醫護培訓名額又急急在增,醫管局近期更要到英國去招正在實習的醫生返港呢。
由上可見,搶人才不應該也不可能是長遠之計,香港做不好相應配套,恐怕搶得了人才也未必發揮得了其效用。況且,這些配套也有待政府部門、政策措施以至議會的通力合作和及時落實,才有真正意義。更重要的是,搶來的人才和龍頭企業,要在香港產生作用,必須能夠與本地既有人力資源產生化學作用,是互助互幫還是互相拉扯呢?
說到底,香港應該鄭重考慮研究和爭取盡快制訂長遠的人口政策,就香港發展方向,包括「十四五」規劃提出建設國際創科中心、中外人才交流中心、國際金融中心以至於國際仲裁和調解中心等八個中心的人才需求,還有香港急速老化的人口結構及生活需求,香港本地每年畢業的中學生和大學生何去何從呢?這些都需要嚴肅正視,也應該是特首政策組要好好研討的大課題,需要特首聯同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從全港層面好好尋求對策。作為市民代議士的立法會議員,對此更加不能置身事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