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千山:行行苦缺才 人力何處來?
把三年疫情損失追回來,讓生活復常百業重振,是當下的人心所向,各地政府也積極為恢復經濟活力想方設法。搶人才成了不約而同的選擇,香港特區府推出七大狠招以搶高端人才,同時也計劃向外地廣招合資格醫生、護理,以至於建造業、運輸業等行業也打算輸入外勞。
據政府統計處最新數據,2019年末香港人口為752.05萬人,至2022年末為733.32萬人,連續三年下滑;三年累計移出人口近19萬人,2022年淨移出為3.88萬人。隨着人口老齡化加劇,而勞動力人口下降,對經濟與消費的影響會越來越明顯。而這才是至為關鍵,不可不嚴肅面對和處理,否則恐怕只是「斷啱症而落錯藥」。
香港經濟要復甦,首先面對是各行業人力短缺,據說飲食界欠4萬人,院舍護理員也急需幾千人,再如建築業也欠缺以千計熟練人手,隨着北部都會區逐步由規劃到落實,重大基建陸續開展,建築業人手所需人才將以萬計。就連清潔衞生行業,同樣是長期人手短缺。
當前社會,行行缺人手,業業滿苦水。例如交通運輸業,同樣急需以千計生力軍,連月多宗的士、小巴嚴重交通事故,肇事者不乏七、八十歲年長司機,引起各方關注。說來辛酸,這些七、老八十年長者,原本應該在家享退休生活,奈何手停口停,為了生計唯有頂硬上,殊不知上了年紀體力精力判斷力漸有偏差以至退化,一旦釀成意外,其代價不止是人命傷亡,肇事者鎯鐺入獄,為意外買單的還有龐大的社會資源,包括重修交通、道理設施以至照顧傷亡者家庭等等。
青黃不接,年輕人不願入行,上年紀者唯有繼續硬着頭皮撐下去幹下去。小巴、的士業如是,建築業、碼頭運輸業也一樣,二、三十歲的寥寥可數,五、六十歲的比比皆是,長者院舍護理員、保安清潔,也不例外。作為香港支柱產業的旅遊業,例如導遊,年輕人同樣不是主力。
上述問題,由來已久,可惜又是陷於司空見慣,以至議而不決的怪圈。勞顧會的勞方和資方博弈上,幾乎沒幾個輸入外勞建議和方案受到歡迎甚至獲得通過。結果是建築、護理等多個行業人手短缺十年未改觀,在普遍行業常見減薪裁員之際,唯有地盤工各工種可以持續加人工,月入幾萬元甚至更高,羡煞眾多白領階層,只是對這些體力勞動的工友,他們長期日曬雨淋、大汗淋漓以至周身傷痛的苦楚,又有多少人知道。更令人傷心的是,往往是在出了工業事故,這些不幸勞工刻苦、顧家的故事,經過傳媒報道,才廣為人知,也引起同情和關注。
連串老問題,如何處理,考驗着當局的智慧和辦實事的決心。新一屆特區政府重視施政績效,先後公布《香港青年發展藍圖》、《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何不考慮也公布「各行業人力發展藍圖」,透過政府統計處、有關行業、工會、商會和政府諮詢組織,整理編訂有關行業發展方向和人力需求,以至於作為制訂人口政策的依據,進而規劃本地人力供求,避免錯配。
為了與新加坡等地搶人才,香港推出七辣招,包括全新的高才通計劃、放寬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放寬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計劃、取消優才計劃年度配額、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延長工作簽證逗留期限、向合資格人才退還在港置業印花稅。據悉政府擬就招攬人才計劃設定關鍵績效指標(即KPI)考核目標,希望在2023至2025每年吸引3.5萬名至少逗留12個月的人才。
愚見以為,這七項辣招恐怕只能是短期見效,縱使見前已有一萬四千多人申請兼批出上萬個案,畢竟銀彈非長久之策,況且香港有沒有為這些搶到的人才提供足夠的住所、子女教育和醫療配套服務?就算三年內平均可招來三萬五千人才,香港有可能為此額外提供三萬個相應居所呢?別忘記,香港正為解決普羅市民居所(尤其公屋)這問題,已是出盡九牛二虎之力、出動了「過渡房屋」和「簡約公屋」等權宜措施,能否達標都是未知數。
再者,上述七項搶人才措施,面向的是所謂中上層的高端人才,香港搶,其他地方不會搶嗎?這些人才到港工作生活,能不能迅速助力香港創科等焦點行業提升競爭力,恐怕誰也說不準。
與此同時,擺在面前的多個行業人手短缺問題,至為急切也是社會日常,既是民生大事亦攸關香港發展的長遠支撐,更加需要特區政府以全局觀念去正視去處理,統籌規劃,可以考慮由政務司司長或財政司司長坐鎮,責成勞工及福利局等政策局,協同入境處等部門去跟進落實。
與世界競爭,是一場馬拉松。香港,既要搶人才,更要重人力,方能跑得快也跑得遠。在今年的香港渣馬,搶得三甲的仍是非洲選手,但也要多名香港選手跑出佳績,可見除了廣邀過江龍,也不能忽視地頭蟲的培育。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