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共衞生領域與時並進
中國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保障體系,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人均預期壽命亦愈來愈長,由1978年的68.2歲,至今已超過78歲。2022年提出的《「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展望2035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可達80歲以上。
有病看醫生,對我們而言可能是平常不過的事,但對以前的人來說卻非必然。中國亦曾有段長時間「缺醫少藥」的問題。
時間回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中國整體生活質素不高,沒那麼多專業醫生,偏遠地區的村民因路程遠、診金貴,想去大醫院求診十分困難,主要找一些俗稱「赤腳醫生」的農村醫療人員看病,所謂赤腳醫生只接受過簡單醫學培訓,未有正式資格,甚至是「半農半醫」,背起藥箱就穿街走巷診症。
改革開放後,隨着經濟社會發展,醫療服務需求日益增長,國家對醫療的投入亦不斷增加,公共衞生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中國的醫療衞生水平由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有多大進步?看數字會很清楚。
全國醫療衞生機構總數由17萬增至100萬個以上;醫生數量由180萬增加至400多萬人;全年衞生總費用由110億增至逾7萬億人民幣,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3.02%持續提升至近年6-7%左右。
國家建立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制度,經過多年的努力,已建成世界最大醫療保障網, 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3多億人,參保率95%以上。對一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國家來說,可說是重大成就。透過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減輕貧困人口的常見病、慢性病和大病重病醫療費用負擔,避免「因病致貧、返貧」。
越來越多的常用藥、救命藥納入醫保目錄,超過2800種藥品可以報銷, 緩解「看病貴」的問題。
國家醫療設備日漸先進,以前醫生看病運用的是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俗稱「老三樣」;現在使用磁力共振、高壓氧艙、電腦掃描等已越來越普及;亦使用電子病歷管理系統、互聯網醫院專家遠程問診,甚至是機械人做手術等。
中醫藥也受到廣泛使用,全國多處都有中醫醫院和治療設施。未來國家會重點支援中醫醫學中心、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等,推動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於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促進中醫藥傳承與創新。
中國不斷加大公共衞生的投入,有效控制傳染病的流行和蔓延,例如瘧疾曾是國內流行歷史最久遠、影響範圍最廣、危害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最高峰有3000萬人患病,現已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