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菌草」植遍全球
在全球百多個國家,都有人種植一種神奇的草,不止可用來種植菇菌、作為動物的飼料,更可用來治理生態甚至扶貧。這種功能多多的草,是源自中國的菌草。
菌草顧名思義與菇菌有關,我們平時食用的菇菌,傳統是用各種闊葉樹的樹幹來栽培,需砍伐大量寶貴的樹林。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中國, 農民為了快速提高收入,栽培香菇,大規模砍伐樹木,破壞珍貴林木資源,長此下去不是辦法。
八十年代,中國科學家成功研究「以草代木」,用草來代替木頭種菌,以來自北非的象草為基礎,改良培育出一種適合中國氣候土壤環境的草,命名為巨菌草。多年來,科研團隊篩選、培育出40多種菌草植物,能滿足50多種食藥用菌的栽培需求。
菌草技術直接減少了木材砍伐量,全國每年減少砍樹上千萬立方米。而且菌草營養豐富,除了栽培食藥用菌,還能飼養家禽牲畜,促進畜牧業發展。
菌草根系發達,可以防風固沙,改善水土流失。位於黃河西岸,中國八大沙漠之一烏蘭布和沙漠的邊緣,是一片寸草不生的地方。但在菌草種植的試驗基地內,卻是生機勃勃,甚至可以在沙漠上種出西瓜,因為巨菌草的根系和豆科植物一樣,具有天然的固氮能力,能夠充分吸收各種養分,將原本貧瘠的土地變得肥沃。
在黃河上中下游,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嚴重地區的多個地點,科研人員用菌草進行生態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經菌草改造後的沙地不止能恢復綠色,更可在荒漠化地區發展菌草業,種菇及其他農作物,有助農民脫貧。
不僅如此,菌草亦是環保生物質能源,利用菌草燃燒發電,取代燃煤等化石能源,做到二氧化碳零排放。
自2000年起,發明於中國福建的菌草技術走出國門,在全球落地生根,至今已推廣至一百多個國家,受到發展中國家普遍歡迎,有助減少貧困、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問題,被譽為「中國草」、「幸福草」等。
中國在非洲、南美洲等地建立菌草技術示範基地,推動菌草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產業,並接收大量留學生前往中國學習菌草技術。
菌草扶貧成為中國和平外交的「植物大使」。2017年.菌草技術被列為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項目,向全球推廣,為國際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