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展豪:物流產業發展須政府加持
香港曾是世界聞名的轉口港,貿易及物流業是本地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在2020年更佔本地生產總值近20%,重要性不容忽視。惟受制於土地短缺,本地的物流用地及設施一直追不上需求,其中凍倉供應更是渴市。華懋集團近月與亞太區最大不動產管理公司 ESR 的附屬公司 Sunrise Victory Limited合作,在葵涌發展甲級凍倉儲存和物流設施,可見他們看好本地的凍倉及物流業市場發展。
華懋與ESR合力拓展的物流設施,項目用地逾5.5平方米,將會興建一幢7層高連兩層地庫停車場的建築物,建築面積達13.8萬平方米,地契年期為50年至2072年屆滿。
老實說,近年不少投資者購入工廈後作重建,以升級轉型,提升物業價值。隨着港府大力發展創科產業,不少工廈投資者「落重本」發展數據中心,其投資吸引力猶勝於凍倉市場。在未來4年,本地市場沒有新冷凍鏈供應,並將有約100萬平方呎的冷庫空間會改為數據中心用途。
依筆者所見,發展數據中心迎合了本地發展大勢,可短暫滿足市場需求,可是受限於大部分工廈的建築圖則及樓宇結構等,「半途出家」的數據中心將難以滿足行業長遠發展,當由零開始度身訂造的數據中心出現,它們將被淘汰,難成大器。
而且多個數據中心同時落成,競爭激烈將分薄大家利潤,而發展穩健的凍倉及物流設施便是另一選擇。近月有市場報告指出,未來10年亞太區凍倉的投資額將急增5倍,並預期在2032年,其每年投資額可達390億港元,以應對2021至2028年間,區內整體冷凍物流的12%複合年均增長率。
在這個全球化的大數據年代,完善穩健的物流體系對地區經濟至為重要。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中央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及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然而,香港作為亞太區的金融要塞,20年前港口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一,現時只排名第九,吞吐量卻遠不及上海的一半。
在發展創科的同時,亦要思量如何保持支柱產業的競爭力,否則,只會眼巴巴看着機會流走,行業最終邁向夕陽。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