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達:疫情數字成鬧劇 衛健委應增透明度

2022-12-28
李伯達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福山智庫研究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2-12-28 at 12.18.55 PM.jpeg

內地「放開」防疫之後,疫情大爆發,但根據官方的數據,每天只有幾千宗確診病例,只有零星死亡病例,連續多日都通報「無新增死亡病例」。這與民眾的感受截然不同,以京城為例,已是海嘯式爆發,筆者認識的北京朋友至少七成「中招」。全國多地的殯儀館、火化場出現忙不過來的現象,有的屍體只能放置在太平間的地上。

嚴重失真的數據,完全背離了公眾的直接觀感,嚴重影響了政府的形象,亦影響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甚至令國際社會嘲笑。12月25日,國家衛健委終於於官網公告:「從即日起,不再發布每日疫情信息,將由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相關疫情信息,供參考和研究使用。」這可以說是衛健委「自我糾偏」的一步,但遠遠還不夠,與公眾的期待還有距離。

染疫數字少到難以置信的地步,主要是內地放棄大規模核酸檢測,大量染疫者無法被納入官方統計數據中。事實上,現在即使確診了,絕大多數只能自求多福,無法入院治療。

至於染疫死亡數字如此之少,是因為中國判定新冠死亡的標準與國際主流不同,採用保守的手法。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導致的肺炎、呼吸衰竭為首要死亡診斷」,因其他疾病、基礎病導致的死亡,不歸類為新冠導致的死亡。

國家衛健委此前的「權威發佈」,自說自話,沒有人相信,甚至變成鬧劇。眾多「小陽人」自嘲:我到底生活在哪個星球上?這在海外也成為笑話。不少專家認為中國對新冠死亡的定義僅限於呼吸衰竭病患,過於狹隘。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嘲諷「只能說『厲害了,你的國』」。也有網友調侃,按照中國的標準,美國大概死幾萬人,而不是上百萬死亡,一下子變成「抗疫優等生」。

這些疫情數字根本毫無意義,不僅達不到穩定民心的作用,而且影響惡劣。民無信不立!將來政府公佈的經濟數據,老百姓信不信好?如何堵住「官出數字」「數字造假」的悠悠之口?

shutterstock_1741062923.jpg

事實上,官媒一些「報喜不報憂」的宣傳方法引入詬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際,某央媒發表文章造勢,開頭就是:「工廠車間,機器轟鳴;大街小巷,人來人往;公路鐵路,車輛穿梭;超市商場,物豐價穩;廣袤田野,生機勃勃……」然而,現實是由於疫情急速蔓延,公共場所門可羅雀,很多城市成為死城,工廠也因為工人染疫,勞動力不足而停工。

國家衛健委不再發布疫情訊息,等於承認了之前的做法有問題。青島、東莞等地測算感染者正以每天幾十萬增長,浙江省衛健委公佈,該省每天新增陽性逾100萬例,元旦前後達疫情高峰後,日增陽性最高200萬例。這些地方政府公佈的推算數字,當然也是獲得國家衛健委默許的,也等於向公開透明的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

但這遠遠還不夠。作為國家衛健委本身在疫情數字面前也不能缺席,還是應該做老實人,進一步增加透明度。比如死亡數字,可以分為兩類公佈,一類是直接死於新冠檢測陽性和呼吸衰竭的人,一類是患有嚴重基礎疾病的染疫者。

對於染疫數字,即使基於現行條件難以完全統計,也應該說清楚講明白,無須遮遮掩掩。網傳國家衛健委外流的內部會議紀要,本月1日至20日全國累計感染已達2.48億人。這個數字究竟是否屬實?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段宇飛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回答中評社提問,他表示,在「外防輸入」方面,廣東省嚴格落實粵港澳聯防聯控。加強信息共享和應急協同,強化豁免人員和海上流動漁民的管理。

    202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