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大寒
虎年全年及這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於每年的陽曆一月二十日前後,斗指癸,地球到達太陽黃經三百度,這正是大寒日子,而大寒亦是橫跨新舊之年的節氣。大寒與小寒,從文字上的解釋,大寒應該比小寒還要寒冷,但中國古代人民歷年對節氣的觀察中,得悉全年最寒冷的日子為「三九之天」,即冬至逢壬日為起點後的二十七天。雖然三九之天恰巧正在小寒節氣之內,但亦非常接近大寒節氣,是故理論上小寒跟大寒相差無幾,坊間更有「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的說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述:「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大寒仍然是寒氣的最高峰之處,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中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徵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一候時,天氣雖寒,但母雞仍可以孵出小雞;徵鳥是善於征伐、殺戮之鳥,在二候時徵鳥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不時在上空盤旋著找尋獵物以補充體力過冬;三候時,水面會初結成冰,後來會不斷延伸至水中央,上下皆凝,且最結實、最厚,故稱為腹堅。
內地大部分地區,雖然在大寒節氣中都不如小寒般寒冷,但以南方為例,地區平均溫度介乎六至八度,只是比小寒高出約一度,天氣仍然是非常寒冷。所以,「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就已經意味著大寒節氣也是一年之中的最寒冷時期。
俗語說:「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大寒作為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天寒地凍,害蟲或凍死或蟄伏;但是若大寒不寒,害蟲未死或未伏,則來年人畜必有災殃。「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如果大寒節氣中能夠多下點雪,把蝗蟲的幼蟲凍死,來年才不會遭遇蟲災,農作物才會有好收成。另外,大寒更是古代中國農業社會的重要指標。據說如果這天吹起寒冷的北風,來年必會豐收;但如果這天吹起的是濕潤的南風,令天氣和暖的話,來年農作物將會失收。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如果大寒當天下起雨來,來年的天氣可能不大正常,或許因此影響農作物的收成。有云:「大寒日怕南風起,當天最忌下雨時」,大寒作為橫跨新舊年的一個節氣,農民都非常關注這個節日的天氣。
大寒節氣,處於新舊年交替之間,也代表著一年即將要結束,再過不久就要過農曆新年。在農曆臘月的最後一晚,稱為「除夕」。「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家家戶戶除舊迎新。除夕會有放鞭炮的傳統,傳說除夕晚會有一兇猛野獸出來吃人。於是,當晚各戶都會關在家裡先祭祀諸神及祖先,保佑順利過年;吃完晚飯後,家家戶戶就會出門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
農曆年初二是車公誕,這個節日在香港承傳已久,相傳明朝時沙田地區爆發疫症,後來有人得悉宋朝一位車大元帥有遏止疫症之功,於是沙田村民命人造車大元帥的雕像,並在沙田建車公廟供奉,疫症亦因此不翼而飛。自此,每年的農曆年初二及年初三,大批善信都會到車公廟求福,善信上香朝拜後多會轉動壇前的銅風車,祈求新一年轉出好運新機。
宋末的車大元帥護駕帝昺避元軍南逃至香港(當時屬東莞縣),北兵不服南方水土,百病叢生,但車元帥所到之處,瘟疫便會消失。車元帥歿於香港西貢地區。村民為答謝其治病疫的功德,在西貢濠誦立車公廟奉祀之。及至明末,沙田(當年屬新安縣)尤其瀝源一帶瘟疫流行,村民以車公能治病驅疫,遂向西貢蠔湧車公廟商借車公出巡,因蠔湧車公廟供奉車公祖孫三代神像,只應允借出車公孫兒神像至沙田巡遊驅疫,所到之處,疫症止息。1894年,香港鼠疫爆發,港島太平山區華人集居之地為重災區,殖民地的英國醫官只為英國人和軍人治病已接應不暇,當年的華人社會,唯有自求多福,在醫學尚未昌明之年代,有疫症出現,除了食一些民間山草藥配方,請神鎮疫,就是定律。於是便有了沙田大圍車公廟的建造,還有東涌候王廟,官塘大王爺廟,和大坑的舞火龍等的求神拯民之舉。
這幾年來新冠病毒橫行,一眾專家官員和市民都被折騰得半死不活!無可奈何之際,也許是時候於新年初二車公旦,再請車大元帥出關坐鎮除瘟去疫,轉動壇前的銅風車,祈求新一年轉出好運新機。 並仰望古廟入口的一副對聯: 「車轉普天下般般醜心變好,公扶九約內事事改禍為祥」!
光陰荏苒,時至歲末,北方傳來寒風凜凜雪未消,心中盼著陽春即至暖晴天。暮然感慨,還記得那和風高陽里的氣魄,也忘不了那遍地黃葉積雪的蕭瑟。晴耶!風耶!雨耶!都激不起半點兒風浪。反璞歸真,視一切複雜高超,深奧卓穎為平淡,不以為是為然!跨過自我本身的無窮慾望和人性的妄極追求,回歸大地和光同塵,存於乾坤之中,蒼穹之內;藏天下於天下,還眾生以眾生。
「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淨」!
歲晚回首,初心重燃,感恩不盡,誠心以餘生回向!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港澳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