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有情:難上加難 更要迎難
作者 :退休前社工陳炳麟
「地難覓、難覓地,覓地難。」活動推行難,服務人數怎會有,試問「結果為目標」下,心志怎會成。
大家勿誤會,我們不是做地產的工作,所追求的不是金錢的收穫。相反地,我們的工作是全不涉及金錢,全都是「有汗出、 無糧出」的服務,全心全力地推行義務工作的一群。
我們是一群義工,不屬任何組織,在無資金資助下,東借西覓去尋找可借用的場地,舉辦各種不同講座及活動,是我們困難的工作。
感幸現在有一間機構支持我們,方可借得免費場地舉辦各種活動,得以長期依賴扶持,實屬感恩叩謝 ; 可是得人扶持站起來後,也要自己學習前行,減輕恩助的人負擔是必須的。唯在以目前能力下,每次前行的路上,跌倒是常態。
看倌們到此必會感到奇怪地問,我們是甚麼樣的義工?是否一個組織?做甚麼活動?
首先我們服務的對象,是來自已加入了我們的FB兩個平台的樂齡友,從「虛擬」的接觸,組織成「實體」之「樂齡薈」的會員。
雖然香港人,是全球人瑞最多的城巿,唯接受社區中心服務的退休人士卻不足40%。如何服務這些遊離退休人士,為登「陸」者培養第三齡活躍樂齡年的機會,助他們建立退休後的新社交圈子及生活自助能力,安於社區生活,以減輕老齡化的香港負擔呢?這就是我們設立「樂齡薈」的遠景目的。
我們是一群來自各行業的退休人士,大家純抱義務熱熾善心服務同齡者,幫助退休後失去精神寄託、日常生活無聊的一群人。我們深信,人始終是群體動物,社交接觸有助擴闊生活圈子,不致感有「被遺棄」及「孤立隔離」感,是生趣的來源。
我們以自身的感知,退休只是職場退下來的人生另一新階段,並不是退下來而歸隱在家的意思,「退而不憂」才是樂活樂齡之道,那麼怎麼樣才能不憂呢?除可持續有和社區接觸的活動外,社會不斷轉變及進步下,「活到老學到老」和社會同步共行,是無憂的表現。透過各方專業人士之參與,提供和他們有貼身需要的講座,如社福服務介紹,財務管理,兩代/隔代共融,甚至儀容方面、有關醫療及健康,身體疫患及痛症的預防治理知識、靈活筋骨太極運動強身健體訓練……等事工 ; 正正是大家之身心康泰樂活需要的服務。
我們知道,在開拓此社區新頴樂齡友服務,正如在人生路上的「路難行、難行路、行路難」一樣,也是沿途靠別人扶持下,才可茁壯成長活至有今天 ;我們一眾義工無私出心出力為社區樂齡友提供服務,縱然遇到「地難覓、難覓地,覓地難」困境,在此也盼望看倌們,於大家正思考兔年可有甚麼善事可做,可有興趣齊來扶一把,助我們「脱苦」一起「兔」吐出大家關懷樂齡的口氣,為樂齡友的福祉服務可有「地方」推行?
扶助查詢 :
WhatsApp 5115-9954 陳炳麟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