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明:電子商貿的創新服務
新冠疫情令線上線下購物模式和購物管道日趨融合,不少零售商都採用BOPIS(buy online, pickup in store)這類型的購物模式,以求提升銷售額。
《哈佛商業評論》研究美國疫前零售連鎖店的4,900萬宗網上和店內交易,發現在競爭對手採用了BOPIS模式後,零售商整體在網上的銷售量萎縮了4.7%,實體店銷售量也降低1.8%;而且位置愈接近對手的商舖,店內銷售所受到的衝擊更為明顯,證明BOPIS能把對手的網上銷售額和店內人流一併搶走。另一項研究發現,在店內取貨時,49%客戶會不期然加購其他物品。故此,有人預計到2025年,一成的零售銷售額會以BOPIS完成。
BOPIS被視為顧客和零售商的雙贏方案。一方面,顧客在選購商品時可以在網上貨比三家再下單,到店取貨時可確認商品有否瑕疵或衣物是否合身,若不滿意也可在店內直接退換,減少網購「中伏」風險。同時,客戶選擇BOPIS時可控制交付時間和地點,甚至可即日提貨,比不少網購訂單平均2至3天的交貨時間要快。
另一方面,BOPIS可減少庫存,零售商可在確定了訂單後才補貨,降低庫存成本。而且,BOPIS降低包裝和運輸等時間和成本,尤其是網購貨品的保護包裝既花人力,也造成浪費和環保問題;而從倉庫到客戶手中(所謂的「最後一英里」)往往是零售商較大的成本。此外,處理退貨也花費不菲。跨國電商平台Shopify估計,全球每年在此耗費超過一萬億美元,即2022年全球網購營業額5.7萬億美元的17%。羊毛出在羊身上,省下這些,客戶也可受惠。
Shopify預計,全球電子商貿銷售額到2026年會超過8.1萬億美元,數目看似龐大,但比起世界銀行估算2020年全球消費總支出的62萬億美元,網購佔不足兩成,換言之,業界仍有大量空間搶佔市場,相信未來電子商貿的發展將是一日千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