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澤遠:「政治騙子」為何仍有市場
據《遼寧日報》6月2日報道,中共遼寧省紀檢監察機關聯合省公安廳、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省司法廳聯合發佈了關於嚴厲打擊「政治騙子」的通告,警告「政治騙子」要認清形勢,立即停止一切行騙行為,涉嫌詐騙等犯罪的務必儘早投案自首,爭取寬大處理。
近年來,有關「政治騙子」在官場活動的消息時常見諸報道,但像遼寧省這樣大張旗鼓地宣示要嚴打「政治騙子」的做法卻比較少見,顯示「政治騙子」仍頗有市場。
遼寧省官方還首次描述了「政治騙子」的面孔。所謂「政治騙子」,是指通過冒充或虛構領導幹部及其親屬、朋友、身邊工作人員,有特殊背景的專家教授、學者智囊、「大師」等方式設計身份偽裝,或通過偽造領導幹部圖文影音資料、虛構與領導幹部交往經歷、傳播政治謠言、製造內部消息、假意「牽線搭橋」等方式設計行為包裝,以「提拔重用」「擺案抹案」等政治利益為誘惑騙取他人信任,謀求攫取經濟利益、社會地位等不正當利益的人員。
通告稱,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司法執法機關將以零容忍態度依規依紀依法嚴厲打擊處理「政治騙子」,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凡自動投案並如實供述行騙行為的,可以依法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凡到案後有檢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等立功表現的,可以依法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通告呼籲,中共黨員幹部必須從思想上徹底清除「不信組織信關係,不走正門走偏門」的污染和毒害,凡受到「政治騙子」欺騙的,務必儘早主動向組織說明情況,勿要走上違紀違法犯罪的不歸路。對配合審查調查工作,主動檢舉問題、挽回損失、消除不良影響,以及有其他立功表現的,可以依規依紀依法予以從輕、減輕或免除處分、處罰。
實際上,「政治騙子」在中國官場已存在多年。1955年7月,時任公安部長羅瑞卿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就介紹了官場騙子李萬銘的活動史。李萬銘從1951年起,四年內跑過十幾個城市,闖過十幾個重要機關,冒充戰鬥英雄並獲得重要職位。著名作家老舍還根據李萬銘的詐騙足跡創作了話劇《西望長安》,轟動一時。
近些年來,隨着中共反腐敗鬥爭的深入,官方也揭示了一些落馬高官與「政治騙子」的交往情節。其中,兩任中共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秦光榮,以及公安部常務副部長、司法部部長傅政華任職期間被「政治騙子」操縱拿捏的「事迹」,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2003年兩會期間,時任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邀請某領導吃飯,恰巧碰到一個叫蘇洪波的商人在另一桌上吃飯,其中不乏領導幹部。白恩培認為蘇洪波能夠在那種「高端」的飯局上出現,其背景必然不簡單,蘇洪波自然也將自己營造成手眼通天的人物,兩人關係日漸密切。蘇洪波每次到雲南,白恩培無論在陪同多重要的領導,都會在晚上8點之前趕過來,陪他喝酒聊天。
白恩培離開雲南後,秦光榮繼續與蘇洪波保持密切關係,並經常陪蘇洪波吃飯散步。
有了雲南省兩任「一把手」的加持,雲南官場大小官員都把蘇洪波當成大人物,暗地裡稱之為「蘇公公」「老佛爺」。有一次蘇洪波喝多了酒,一巴掌扇了一個副省級領導,還大罵「你給我滾遠一點」,這位副省級領導卻連大氣都不敢喘。
蘇洪波當然不只是為了耍點威風。他不僅直接向白恩培、秦光榮推薦幹部人選,還通過環湖南路一個工程項目,就獲利1億3000萬元(人民幣,2600萬新元)。
傅政華在位時,也遇到好幾名「政治騙子」。其中,一個名叫李全的騙子成功矇騙了傅政華長達20年。
只有中專學歷的李全能言會道,把自己包裝成了專家學者。2003年左右傅政華認識他之後,兩人成了莫逆之交。李全告訴傅政華,自己是中央領導身邊的高級智囊。
傅政華從李全那裡得到的是欺騙,李全卻從傅政華那裡獲取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包括推動有關土地開發項目、協調解決經濟糾紛訴訟、幫助李全親屬到銀行工作等等。
從套路上看,「政治騙子」往往虛構身份,把自己包裝成高級幹部親屬或跟領導關係親密的人物,他們有的拿出與高級領導的合影,有的編造與領導交往的故事,有的甚至當場給某某領導打電話,以獲取那些希望搭上領導「天線」官員的信任,進而騙權騙錢騙項目。
從本質上看,「政治騙子」是權力異化的產物。「政治騙子」能在官場上大行其道,與很多官員深信「潛規則」密不可分。在領導幹部權力過大且缺乏有效監督的條件下,「政治騙子」和某些官場「潛規則」一樣,很難在短期內消除。
「政治騙子」的存在也不得不令人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他們的身份是真的,他們的不法行為能不能被揭穿?因此,打擊「政治騙子」固然重要,逐步消除「政治騙子」產生的土壤才是長久的治本之道。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