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秋分(癸卯年八月初九)

2023-09-25
何志平
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研究員
 
AAA

shutterstock_1275631528.jpg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一般為每年陽曆九月的二十三或二十四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述:「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中國古籍《春秋驚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亦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指地球到達太陽黃經一百八十度,陽光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無分長短,均為十二小時,秋分後北半球各地晝漸短而夜漸長,南半球則晝漸長而夜漸短;二是按中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的劃分法,秋分居於秋季九十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分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故秋分也稱為「降分」。

中國古代把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就是說,雷聲在陰氣漸盛之際收聲,而小蟲紛紛回到原來潛伏的土中,以細土把洞口仔細的封閉以避免冬天寒氣入侵,水氣也不像夏天時那麼充沛,將開始逐漸乾涸,空氣也越來越乾燥了。

秋季是從「立秋」開始,到「霜降」結束,而秋分正是立秋到霜降九十天的一半。從秋分開始,氣候將出現三大特徵:北半球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於十度以上;氣溫逐日下降,漸漸步入深秋。南半球的情況剛好相反。內地長江流域以北的地區均先後進入秋季,且溫度下降至二十二度以下,北方的冷氣團亦已形成,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天氣將會變得非常清爽。

秋分以後氣溫逐漸降低,所以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和「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而農諺中說「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東北地區在秋分期間見霜,實在是不足為奇。

秋天降溫快的特點,為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帶來緊張。秋分時節是收穫的大好日子,許多作物都進入了收成期,稻田呈一片金黃色,映在陽光下更是悅目耀眼,所以「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新歌好稻栽」,家家戶戶都開懷歌唱,慶祝有好收成。

但是秋分的乾旱少雨及連綿陰雨卻是影響三秋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連綿陰雨會是作物黴爛或發芽,造成嚴重損失。所以,農夫們在秋分之日,都為三秋而忙碌,及時搶收秋收作物以免除作物受霜凍及連綿陰雨之危害;而適時早播冬天作物也可培育壯苗安全過冬。

古人說「二八亂穿衣」,踏入秋分,天氣雖然慢慢轉涼,但又不至於太過寒冷,天氣因此說冷不冷,說熱不熱,教人不懂如何去選擇合適的衣服。雖然如此,但外出記得要多帶衣服,早晚的溫差會使人容易着涼。秋季更是自然界陽氣由疏泄漸趨收斂之際,而人體的活動亦需要符合自然界的陰陽變化,在起居飲食及日常生活中都要重視保養身體,多吃酸味甘潤的果蔬,並且要多喝養潤的湯水;人們更應該保持神誌安寧,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

「太陰旦」與中秋節同為農曆八月十五(有說中秋節是源於太陰旦),相傳嫦娥吃下仙丹,突然身輕如燕,飄飄然向月宮騰空飛去,被後羿發現,以箭射嫦娥,嫦娥以進入廣寒宮,於是成了月神,稱為「明月之神」或「太陰娘娘。」以往封建社會有句老話,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意思就是說在拜月時,男子是不能參加的,因為古代有「男尊女卑」的思想,男子是不能給女子下跪的,月宮裡的嫦娥是位女子,而且代表陰性,因此在拜月時男子是不能參加的。

太陰旦翌日八月十六日,就是「齊天大聖旦」,在香港秀茂坪有重大的節慶活動。秀茂坪大聖廟會在區內擇一空地,酬神演戲作為慶祝,大聖更會降乩於乩童來接受祝賀。乩童會以滾油抹面,上刀梯和走火炭以示聖靈附身。據說大聖走過的炭塊有鎮宅之用,不少善信都排隊進場領取炭塊以保家宅平安。另外,廟內亦供奉著達摩、八戒、周公、桃花女等神靈,並每逢初一、十五,都會應善信要求,通過「出乩」來給善信指引。

《禮記‧祭統》:「凡祭有四時: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嘗,冬祭曰丞。」意思是因應四季之不同,祭祀也有不同。朝廷是十分重視秋嘗,舉行之時正值陰氣由初至盛之時,是一個意義重大的祭祀,是「治國之本也,不可不知也」。

2014年,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錄入了「秋祭」,內容是:「每年農曆九月、秋分及(或)重陽節,一些新界宗族在祠堂或祖先墓地舉行祭祖儀式。」其下又有11個子項目,分別是:10個新界宗族和1個九龍宗族的秋祭活動。

自1957年起,香港東華三院董事局每年農曆九、十月秋天時節,都會在上環文武廟舉行秋祭典禮,以承接中國「春祈秋報」的傳統。秋祭典禮是在文武廟(文昌帝與關聖帝君)舉行,是依據儒家傳統禮儀進行,擔任主祭者都是社會賢達,和東華的前任主席等。

一些新界宗族在每年農曆九月、秋分或重陽節時,也會舉行秋祭儀式。新界宗族秋祭的祭祀物件是祖先,時至今日,秋祭的意義已不限於春祈秋報。一年一度的秋祭活動,彷彿延續了人們對祖宗的追思,同時也團結了四散他方的族人。

秋祭,是謝天,是憫人,是懷念,是團結。在香港回歸後的第廿六年,要感恩懷念,要團結凝聚;要和解,要自我和解!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港澳發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