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樂:政府打擊騙案成效之我見

2024-01-09
黃仁樂
民主思路成員
 
AAA

101081841f08998d6d033262d0784aa8.jpg

 

詐騙在香港已經成為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單從數字來看,2022年的騙案數字較2021年上升了45%,佔整體罪案數字超過四成。而2023年的數字亦預計比去年有大幅增長。騙徒的手法層出不窮, 由過往小規模的街頭騙案發展成有組織、集團式的跨境罪案。他們有良好的分工,有不同的人去負責不同的崗位。

 

其實這個騙案的情況並非香港獨有,在其他鄰近國家,例如新加坡,情況亦越來越嚴重。根據最近的媒體報告,新加坡的騙案數字有大幅增長,為詐騙而開設的太空戶口的數字亦有大幅上升。而這些太空戶口的持有人亦有年輕化趨勢,其原因是騙徒透過社交平台去招攬年輕人出售他們的戶口作非法用途。

這一切顯示這是一個民生問題,我們需要急切注視。騙案直接影響普羅大眾,無論專業人士或普通市民亦都有機會蒙受極大的損失。

很多人認為被騙的原因是人的貪婪,不過,其實很多情況是,一些詐騙的受害者並不是因為貪圖小便宜。他們不單被騙去畢生積蓄,甚至損失生命。

比較常見的案例是一些長者收到行騙電話,騙徒訛稱其子女受到刑事調查,需要一筆保釋金去證明他們的清白。長者信以為真,便把一生積蓄奉獻給騙徒。

另外一個更不幸的案例是,一個中港家庭的學生,由內地回香港辦理身份證,不幸地收到假扮政府機構的電話,誤信這個電話的內容是和其身份證申請有關。所以受害人在瞞住家人的情況下,借錢去繳付騙徒,最後因為抵不住受騙的壓力而自尋短見。這實在令人痛心疾首,突顯出打擊騙案確實是刻不容緩。

其實政府在打擊騙案上已經做了很多不同的措施,包括由警務處牽頭和不同的監管機構及業界,包括銀行,推出一系列反詐騙的措施。然而,在不同界別投入反騙的同時,教育市民其實是最為重要。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力度,令到普羅大眾得悉不同的騙徒手法,提高警惕,避免墮入騙徒陷阱。

政府反詐騙的宣傳手法已經大為改善;從過往說教/指令的模式,到現在以生動和互動的形式,包括邀請演藝界名人進行宣傳,,將反詐騙的信息帶給市民,令到大衆更容易掌握當中的資訊。

雖然以上各種措施初見成效,但是這些宣傳其實仍大有改進空間。很多時候,市民未必知道這些其實是政府的宣傳,就算知道是政府的宣傳,市民普遍對政府一般的資訊未必會特別留意。這正正跟普遍市民心中對政府的認受性不足有一定的關係;政府應該正視跟市民的溝通,增強政府和市民之間的互信,從而令市民對政府改觀,更重視政府的資訊。

在鼓勵加強政府和市民的互信及政府和不同業界的合作時,我們建議政府可以考慮成立一個跨部門專案機構,集合各執法及監管單位,統籌跟不同的業界合作,統一情報收集及共享,統一打擊騙案的措施,從而令到打擊騙案的成效更出色。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