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林腥風血雨驚變
近日,一場武術格鬥比賽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號稱「中國大陸MMA(Mixed Martial Arts,綜合格鬥)第一人」的徐曉冬於成都迎戰雷公太極創始人魏雷,開賽僅二十多秒,魏雷便被擊倒在地,血流披面。這段視頻一夜之間瀏覽量破百萬,引發網友對「傳統武術是不是花架子」的大論戰。
很多網友將這場比武視為「傳統武術」與「現代搏擊」之間的世紀對決,而魏雷的閃電落敗,不免引發眾人對「太極拳」實戰性的探討。部分意見認為,傳統功夫已不具備實戰效力;另一部分則認為比賽結果是個體原因使然,魏雷雖不敵徐曉冬,但不能說明太極拳弱於現代搏擊。
葉問徒孫、前皇家香港警察保護要人組(G4)首席教練溫鑑良對比了傳統武術與現代搏擊術的異同,他說儘管兩者同為武術、功夫,但現代搏擊術是激烈的代名詞,講究的是體能、力氣和拳重,務求以最快的速度打倒對手;傳統武術的核心仍然保守,講究的是「先禮後兵」、道德觀念,實戰未必是所有傳統武術的必修課。在以前,師傅的話就是「聖旨」,招式上一拳一腳都不能改,也不能參考別的門派對招式進行改良,這是保守的一面。但溫也強調,傳統武術也如同科技一樣跟著時代進步。「中國傳統武術正在改良,舊時的門戶之別概念慢慢淡化,大家都力求進步,就好比樹的混合種。」
就徐曉冬與魏雷的對決而言,溫鑑良首先評價了雙方的定位:MMA主攻、太極主守。雙方在一開始走環的時候,魏雷想的是「先消後打」,並無進攻意識,加上他的防守姿勢使得他的手已經伸直,在溫看來,手伸直就如同子彈出膛,已經用完,再無進攻可能,只能被動地挨打。反觀徐曉冬,他雖然不是世界頂尖的MMA選手,但從身型來看是壯碩的、有體能的。從一開始他搶攻就可以預見比賽結果,徐只是簡單取中線,一個直拳,打倒對方後針對頭部猛攻。溫鑑良說﹕「在中國傳統武術裡,很少門派會一開始就打頭,但詠春會,西方的MMA也會,因此太極拳可能沒接觸過這種訓練。徐曉冬根本沒有給魏雷反應的機會,因此我們也不能全窺徐曉冬的全部實力。」
不過魏雷之敗,並不能視為整個太極門派之敗,只可以視之為雷公太極之敗,或他個人之敗。設身處地,溫鑑良代入魏雷的角色,他提出「先消後打」不如「連消帶打」,更不如「先打後消」,在走環的時候,若看見對方試探性前進,首要的應該是腿微伸,令對方的注意力從你的上半身轉移到下半身,一旦他的視線轉移,你就可以伺機出拳,「退永遠不夠上快」。
定下約戰名單
此次世紀對決的贏家徐曉冬言辭犀利,頗有一人獨戰武林的意味,他曾於自己的新浪微博上批評傳統武術:以太極為首,都是騙子。在贏得與魏雷的比賽後,他又自稱要在十五天內打遍各大掌門人,並定下約戰名單:少林武僧一龍、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貼身保鏢李天金、太極實戰第一人王戰軍、奧運四十八公斤拳擊金牌得主鄒市明等,大有掀起武林「腥風血雨」之意。事件持續發酵,被問到徐曉冬不屑傳統武術,溫鑑良認為徐的話不無道理,只是言詞有點不留餘地,但這未嘗不是對傳統武術的一種激發、鼓勵,發人深省。中國傳統武術觀念裡,幾乎一方打輸就視對方為世仇,但西方拳擊界就算在擂台上打得你死我活,但在下台後幾乎都會惺惺相惜,約戰下場,屢敗屢戰,共同進步。
那中國的傳統武術是不是就不及西方的現代搏擊術呢?其實不然,溫鑑良強調中西融合的改良,這種改良不單指招式、打法上的改良和融合,也包括科技、訓練方法、心態等等。在中國古時候,練功只能用石磨、木樁,但現代擁有健身房,也可以用精密的儀器去分析你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發力點、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鄒市明和香港拳王曹星如也都有外國教練、在西方受訓的經歷,從打法上來看,鄒曹二人也一直在進步。「每一個門派都會有弱點,沒有完美的武術,重點是看到別人的優點如何融入去自己的招式裏。這不單是我們(實用詠春)在做,中國現在大部分門派都在做。」溫鑑良說。
徐曉冬在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批評武打巨星李小龍是被誇大,他只是「武術推廣家、理論家,不是格鬥高手,充其量是業餘高手」。溫鑑良師承葉問首徒梁相和另一位詠春宗師黃淳樑。黃淳樑有「講手王」之稱,是葉問赴港後的弟子之一,也是把詠春現代化、理論化、科學化的功臣。李小龍是黃淳樑的師弟,但當時葉問年紀漸大,教導李小龍的任務很多時候就落在黃淳樑身上。作為黃淳樑的徒弟,溫鑑良自然有很多機會接觸李小龍,李小龍和溫鑑良深受黃淳樑的開明武術思想所影響,最終一個在美國創立了截拳道,一個成為了實用詠春宗師。
溫鑑良憶述當年的李小龍和今天徐曉冬對李的評價,溫形容徐並非全部不對,首先李小龍無可否認是那個時代的佼佼者、「一個出色的國術家、武術家」,在當年無出其右,這從他生前無人敢挑戰就可見一斑。「能把腳用得這麼快,除了他還有誰呢?」溫鑑良反問。但要與今天的競技水平相比,李小龍可能就會遜色半分,「始終年代不同」。但溫鑑良也澄清了一點,觀眾只是透過屏幕看到所有功夫明星的一舉一動,而這些動作都是經過剪輯的,甚至有些鏡頭需要NG數十次才完成,但真正的打鬥裡面是不存在NG的,因此徐曉冬未見過李小龍真人,不了解他的程度也無可厚非。
不過有一點徐曉冬說得對,李小龍是一個出色的武術理論家,他在七十年代已經在系統分析國術與西方文化之間的關係,創立截拳道,可以說是先驅。在香港,李小龍有「李三腳」之稱,他能把一個與乒乓球差不多大小的實心球用魚絲穿上,再把它掛在天花板上,垂至眼前,然後人距離球約三呎,側身踢中小球,因為小球是實心,球會不規則晃動,李小龍能把腳凌空,腳不下地連續三腳踢中小球,這看似簡單的一幕,實際上已經把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快、狠、準」做到極致。
徐曉冬與魏雷之間的對決轟動武林,除了徐曉冬點名挑戰外,也有不少門派高手紛紛向徐發出挑戰書,揚言要為傳統武術「正名」。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太極拳世界冠軍王占海派出弟子陳前下戰帖,更於戰書直斥徐曉冬「以打假的名義行炒作之實」。此外有傳崆峒派掌門、廣東梅花樁拳法研究會會長李尚賢、陳家溝太極拳陳向武座下弟子黎光晉、四川太極推手研究會會長路行等也紛紛發出挑戰,頗有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之勢。而徐曉冬也在微博中一一應戰,並稱因為自己是一個人挑戰整個武林,所以一晚上連續戰勝兩到三名掌門人才算獲勝。
李連杰拍視頻支持太極
徐曉冬囂張的氣焰引起不少武術圈名人關注,全國武術大賽冠軍、曾主演《太極張三豐》的國際功夫巨星李連杰近年雖然因病甚少出現在公眾眼前,但也拍下一段視頻支持太極,希望大家繼續關注太極,似乎是鼓勵太極再戰徐曉冬。
武林腥風血雨一觸即發,雖然徐曉冬站出來挑戰整個武林略嫌「粗暴」,但也是對如今的武林敲上一記警鐘,就如溫鑑良所言,中國千年來的傳統武術千萬不能自滿,不能沉醉在閉門造車、天下無敵的願景當中,與時並進才是正道。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獲《亞洲週刊》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