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澄:意氣說話無助解決一地兩檢
高鐵一地兩檢仍未有共識。(大公報資料圖片)
近日,除了「浩鼎門」鬧得熱哄哄外,高鐵一地兩檢亦成為政界熱話。由決定斥資800多億元興建高鐵開始,一地兩檢的爭議從未休止。由於事件涉及高深的法律問題,普羅大眾較難深入地討論,我們需要法律界精英積極表達意見,好讓兩地政府達成共識,締造一個共贏的方案。因此,法律界精英需列出理性客觀的法律觀點,而非「高鐵若做不到一地兩檢,不如炸掉重造」,又或是「香港地底不屬自治範圍」等莫名奇妙的說法。須知道,意氣說話只會予人負面形象,減低個人公信力, 也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
一地兩檢的初衷
我們付出高昂的費用公興建高鐵,連接內地多個大城市,亦將廣州到香港的車程時間減至45分鐘,實現「一小時生活圈」,為香港帶來龐大的經濟效益。興建鐵路無疑是節省交通時間,我們當然沒理由讓節省的時間浪費於辦理跨境旅客的出入境和檢疫等手續上,因此,我們必需制訂有效率而符合基本法的方案處理問題,而於香港西九高鐵站實施一地兩檢在執行上可能是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案,但是卻存在政治上及法律上的爭議。
剖析一地兩檢法律與政治爭議
在法律上,一地兩檢方案讓內地執法人員於西九高鐵站享有執法權力,此舉將有違基本法香港特區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原則。此外,基本法附件三列明的某些全國性法律適用於香港,而其他全國性法律則不適用。若內地執法人員在香港執行出入境的全國性法律,在法律上欠缺基礎,我們將需修改基本法附件三。政治上,香港人最擔心一地兩檢會讓內地人員於香港執法的成為先例,日後引入更多全國性法例,損害高度自治的原則。
解決爭議的關鍵在於互信
一地兩檢不是新鮮事,在世界各國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連接英國、比利時和法國的歐洲之星列車,在倫敦、巴黎、布魯塞爾三個城市的車站,目的地國可以在別國對旅客辦理入境手續。美國也讓其他國家的政府,例如加拿大、巴哈馬聯邦、阿聯酋作出境外入境審查的安排,好讓旅客於美國境外完成美國的清關和入境程序,抵達美國時不用再做手續和檢查。國與國之間所涉及的更是主權問題,但雙方也能放下成見,促成共贏方案,全靠互信。
要解決一地兩檢爭議,關鍵在於如何增強香港人對中央政府的信任。我明白問題迫在眉睫,大家也很著急,但是說多一句意氣說話,只會令問題惡化,無補於事。我們倒不如多說一些有建設性的說話,分析各個方案的利與弊,援引考外國例子,以理性客觀的態度討論,讓香港人明白事件,凝聚共識,為爭議畫上休止符。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