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柏濤:離不開分數的學習
對於一眾莘莘學子來說,隨著八月漸漸踏入尾聲,很快又是新一學年的開始。近年來,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抗壓能力成為不少人茶餘飯後的話題,明明現今年輕人的物質水平比早幾代的人優勝得多,為甚麼他們會這麼容易就放棄生命,更有人直言時下的學生是溫室中的小花,不堪一擊。
近四成中學生有抑鬱徵狀
在香港,單是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間,就已經有近三十名學生自殺。這個數字只是冰山一角,因為更多有自毀傾向的學童未能得到大眾的關注。新聞報道中,不少個案都因為受學業壓力,與家人朋友關係出現問題,以及情緒病等等複雜因素萌生死意。在2016年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發表的中學生抑鬱焦慮狀況調查報告中,一萬五千多名受訪中學生內有近40%出現抑鬱徵狀、近30%出現高焦慮的表現。最令人憂慮的是,文憑試成為中學生首要的壓力來源,有15%的中一學生更表示自己已經開始受文憑試的壓力而影響情緒。作為局外人,社會大眾都勸喻學生「辦法總比困難多」、「求學不是求分數」等,更希望年青人能夠做到自主學習、愉快學習。
我們應該要如何正視年青人對學習的恐懼,才不至於把他們貶低為不諳世事的小花呢?我認為有兩點值得大家深思:首先是評核已經成為學習的主要動機。儘管我們不斷去鼓吹「求學不是求分數」的精神,但是分數這個誘因已經制度化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之中。要計算分數的話先要有一個「標準答案」,在數理科中也有計算正確答案的「標準過程」。教師要求看到正確答案,學生亦訓練到要思考正確答案。答對了問題就有分,高分就會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認同和獎勵,低分就會被視為頑皮和麻煩,甚至會帶來懲罰。久而久之,追求分數成為學生建立個人身分和性格的重要部分。父母們,你有問過考試失手的小朋友「知不知道自己犯了甚麼錯」這種問題嗎?
不應以學歷成績判定一切
第二,在現今香港社會中,學歷和成績比知識本身更被重視。在大學生的群體中,GPA(成績平均績點)是大家共同的話題和煩惱。原因很簡單,因為成績影響讀書時能否得到實習的機會、畢業時的榮譽級別,而這些又會影響僱主對學生的第一印象。筆者在讀書的時候也有不少朋友以成績為揀選修讀科目的準則,你不需要考慮自己是否對某一課題有興趣,只考慮該科的任教老師決定成績/等第(Grade)時是否寬鬆(當然院校會有建議教授如何去決定學生的成績,但決定權始終在教授身上)。有時對於學生來說,現實的考慮比獲取知識的衝動來得實際,反正僱主不會關心你有沒有學過酵素如何將碳水化合物轉化成脂肪、或中國的戶籍系統如何影響數代人的生命。學生不重視知識,可能正是社會不重視知識的結果。
到底學習能否脫開分數的枷鎖呢?雖然殘酷,但我們的現時單一化的社會制度令到大眾要以學歷和成績去分高下。不考試,就不能分辨出誰「應該」讀醫科,誰「應該」做工程師。讀書不是根據個體的興趣和抱負,而是社會對其能力和階級的期望。更甚是,社會不時標籤考試制度下的失敗者為「無用」,忽視他們在考試以外的其他才能。這種制度下的學習又怎能叫學生不比較,不恐懼呢?如果有一天小朋友讀書和學習新事物時不再得到獎勵或懲罰,不知道他們又會怎樣選擇呢?或許我們仍要分數這個「旁門左道」去誘使學生在嘗得知識的美之前學習,但我們還可以做很多事情去令學生和大眾更輕鬆去學習,比如是擴闊讀大學以外的其他生涯、支持其他非大專院校的民間辦學團體,藉此告訴社會大眾求學是可以不求分數的。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